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4063发布日期:2023-05-12 11:2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饰瓷砖施工,具体是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1、室内装修,是指对毛坯房的内部进一步的装修,例如地面与墙面的表面装修以及家具的选用,其中地面装修长采用瓷砖铺设,瓷砖也叫地板砖。瓷砖多用黏土烧制而成,且规格多种。瓷砖具有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以及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瓷砖地面是现代大型建筑物常用的室内地面装饰材料,瓷砖地面一般由基层和瓷砖面材组成,地面瓷砖铺贴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

2、现有的可参考授公告号为:cn103967257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是一种地面瓷砖结构,本发明的地面瓷砖结构一方面改变了瓷砖块的结构,即在瓷砖块背面四侧设置了纵向连接凸楞和横向连接凸楞,并纵向连接凸楞和横向连接凸楞上设置了有纵向的扣接凹槽。另一方面,组入了瓷砖支撑架,瓷砖支撑架具有纵向支撑条与横向支撑条,纵向支撑条与横向支撑条均包括龙骨与瓷砖固定槽架,瓷砖固定槽架上具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二条纵向的瓷砖扣接凸条,也就是纵向支撑条与横向支撑条形成了一个个的瓷砖块安装框,通过瓷砖块背面四侧的纵向连接凸楞和横向连接凸楞与纵向支撑条和横向支撑条的瓷砖固定槽架的配合,将一个个瓷砖块分别固定到瓷砖块安装框内。这样地面瓷砖的安装时避开了湿贴工艺,只要将所述龙骨固定在地面上,瓷砖固定槽架固定在龙骨上后,在一个个的瓷砖块安装框中嵌入瓷砖块即可,维修时可方便撤换任意一个瓷砖块,实现了地面瓷砖的快速安装,且维修方便、施工质量容易以控制,瓷砖块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工成本,节约资源、有利于可持续。

3、但是上述的瓷砖地面结构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使用时,无法进行找平处理,瓷砖水平度调整较为困难,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瓷砖出现裂纹的状况,其二,在使用时,其安装牢固定位效果不佳,在后续使用如果受到较大的力冲击时,每个瓷砖之间产生裂缝,进而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及美观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在使用时,无法进行找平处理,瓷砖水平度调整较为困难,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瓷砖出现裂纹的状况,其二,在使用时,其安装牢固定位效果不佳,在后续使用如果受到较大的力冲击时,每个瓷砖之间产生裂缝,进而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及美观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包括:

4、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部的构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构架之间四角处的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构架之间边部的找平机构,设置于所述构架顶端的安装机构;

5、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板顶部四边的一组卡柱,开设于所述构架底部四边的一组卡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组所述卡柱的外部大小均与一组卡槽的内部大小相契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找平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基板顶端四角处的下槽体,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前后部的转扭,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四个所述下槽体内部的螺杆,其四个转扭均与四个螺杆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于四个所述螺杆外部的移动块,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移动块前后部的滑块,开设于所述下槽体内部前后侧壁的滑槽,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移动块顶端的滚轮,开设于所述构架底端四角处的上槽体,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上槽体内部的梯形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移动块上均开设有与四个螺杆的外表面相互匹配的螺纹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八个所述滑块的外部均与八个滑槽的内部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构架顶端的放置腔,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部的第一砖体及第二砖体,开设于所述第一砖体侧部的一组圆柱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砖体侧部的一组圆柱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腔内腔底端的一组吸盘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组所述圆柱块的外部大小均与一组圆柱孔内部大小相契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找平机构,在使用时,经过转动转扭,使其移动块在螺杆外部左右移动,两个滑块均在两个滑槽内部滑动,从而使滚轮产生左右移动,根据梯形块的配合,可将构架调节至水平,找平处理便捷,效率高,以防后续使用时瓷砖出现裂纹的状况,整体性效果好。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及安装机构,经过一组卡柱与一组卡槽相契,便于将构架稳固的安装在基板上,及放置腔内部的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之间,经过一组圆柱孔与一组圆柱块之间契合,以及一组吸盘垫将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底部进行吸附,便于将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稳固安装,可在使用时,使其整体安装更加牢固,且定位效果好,以防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产生裂缝的现象,提高了美观性。



技术特征:

1.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卡柱(201)的外部大小均与一组卡槽(202)的内部大小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机构(4)包括:开设于所述基板(1)顶端四角处的下槽体(401),设置于所述基板(1)两侧前后部的转扭(4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四个所述下槽体(401)内部的螺杆(403),其四个转扭(402)均与四个螺杆(403)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于四个所述螺杆(403)外部的移动块(404),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移动块(404)前后部的滑块(405),开设于所述下槽体(401)内部前后侧壁的滑槽(406),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移动块(404)顶端的滚轮(407),开设于所述构架(3)底端四角处的上槽体(408),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上槽体(408)内部的梯形块(4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移动块(404)上均开设有与四个螺杆(403)的外表面相互匹配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滑块(405)的外部均与八个滑槽(406)的内部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构架(3)顶端的放置腔(501),设置于所述放置腔(501)内部的第一砖体(502)及第二砖体(503),开设于所述第一砖体(502)侧部的一组圆柱孔(50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砖体(503)侧部的一组圆柱块(505),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腔(501)内腔底端的一组吸盘垫(5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圆柱块(505)的外部大小均与一组圆柱孔(504)内部大小相契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集成单元式瓷砖地面结构,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部的构架,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构架之间四角处的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构架之间边部的找平机构,设置于所述构架顶端的安装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找平机构,在使用时,经过转动转扭,使其移动块在螺杆外部左右移动,两个滑块均在两个滑槽内部滑动,从而使滚轮产生左右移动,根据梯形块的配合,可将构架调节至水平,找平处理便捷,效率高,以防后续使用时瓷砖出现裂纹的状况,整体性效果好,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及安装机构,可在使用时,使其整体安装更加牢固,且定位效果好,以防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产生裂缝的现象,提高了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镐,蔡建辉,陈先峰,储丹浓,周艳伟,张宏伟,张海亮,朱合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元十杰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