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3176发布日期:2023-09-27 11: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窗台梁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锚固块。


背景技术:

1、当前建筑工程窗台梁传统施工工艺首先砌筑下部砌体,其次窗台压顶施工(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达到强度),再次砌筑压顶上部砌体,但是此工艺不能将窗口两侧砌体一次性砌筑完成,效率低、进度慢,所以现有技术将窗台压顶梁深入到窗口两侧砌体300mm,使压顶梁与两侧砌体一体成型,这样虽然能保证窗台梁上下砌体能够一次性施工,但是后来浇筑的压顶梁两侧混凝土通常振捣不密实,以及窗台施工完成后存在的剪切应力导致后期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锚固块,结构简单,可解决压顶梁两侧混凝土后期开裂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包括预制混凝土锚固块,所述预制混凝土锚固块包括砌筑于墙体的衬砌体、延伸出窗台的接槎体、连接筋、加强筋,所述衬砌体一侧设有接槎体,所述接槎体与衬砌体采用一体浇筑成型结构,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开裂,所述衬砌体与接槎体二者呈现台阶状,所述衬砌体高于接槎体,增加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保证结构稳定性,所述连接筋设有若干根并且均预埋入锚固块以增强新旧混凝土整体强度,所述连接筋一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插入衬砌体和接槎体,对接槎体产生向上的牵拉力,抵消剪切应力,防止开裂,所述连接筋设于接槎体上侧且等距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筋一端均插入衬砌体,所述连接筋的长度大于接槎体,以增强新旧混凝土整体强度。

4、优选的,所述衬砌体为立方体,长300mm,宽同墙体厚度一致,高120mm。

5、优选的,所述接槎体为立方体,长100mm,宽同衬砌体一致,高70mm。

6、优选的,所述连接筋至少设有两根,插入衬砌体长度为280mm,暴露在外部分长于插入衬砌体的部分,以保证两次浇筑的混凝土压顶梁整体强度。

7、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临近的连接筋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接槎体结构强度,防止后期混凝土开裂。

8、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一端插接入衬砌体一侧,另一端插接入接槎体顶侧,且中间部分暴露在外,增大锚固块与之后浇筑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开裂。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0、1)本实用新型可在施工前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11、2)优化施工流程,可连续砌筑窗台墙面,提高施工效率;

12、3)接槎体、连接筋与加强筋可增强锚固块与之后浇筑混凝土的连接稳定性,加强筋对接槎体产生竖直方向拉力,相应抵消剪切应力,同时接槎体减少了混凝土窗台压顶梁两侧保护层厚度,使振捣更加密实,从而避免开裂。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锚固块,所述预制混凝土锚固块包括砌筑于墙体的衬砌体、延伸出窗台的接槎体、连接筋、加强筋,所述衬砌体一侧设有接槎体,所述接槎体与衬砌体采用一体浇筑成型结构,所述衬砌体高于接槎体,所述衬砌体与接槎体二者呈现台阶状,所述连接筋设有若干根并且均预埋入锚固块,所述连接筋设于接槎体上侧且等距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筋一端均插入衬砌体,所述连接筋的长度大于混凝土锚固块,所述连接筋一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体为立方体,长300mm,宽同墙体厚度,高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槎体为立方体,长100mm,宽同墙体厚度,高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至少设有两根,插入衬砌体长度为280mm,暴露在外部分长于插入衬砌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临近的连接筋焊接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梁锚固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一端插接入衬砌体一侧,另一端插接入接槎体顶侧,且中间部分暴露在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窗台压顶锚固块,用于解决窗台梁建筑施工领域施工进度慢,混凝土窗台压顶梁两侧易开裂问题,锚固块包括衬砌体、接槎体、连接筋和加强筋,衬砌体一侧设有接槎体,接槎体与衬砌体采用一体浇筑成型结构,衬砌体高于接槎体,衬砌体与接槎体二者呈现台阶状,连接筋设有若干根并且均预埋入锚固块,连接筋设于接槎体上侧且等距平行设置,连接筋一端均插入衬砌体,连接筋的长度大于接槎体,连接筋一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加强筋一端插接入衬砌体一侧,另一端插接入接槎体上部,中段暴露在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节省工期,并可解决压顶梁两侧混凝土后期开裂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魏朋,杜光伟,刘厚明,李文远,曹永杰,王富强,李言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