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1425发布日期:2023-05-27 21: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锚索支护施工,具体涉及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


背景技术:

1、川藏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大型水电站建设开工项目多,但是在川藏高原地区修建的大型水电站,其挡水大坝往往选址建于深沟峡谷之中,相对应的各种水工建筑物所需场地均在深沟峡谷之中开挖形成,其边坡山势也往往存在着在高陡、险峻的显著特点。

2、为了确保这些永久建筑物边坡的工程安全,保障电站建设期及运行期的安全,坡面上会布置庞大工程量的密间距、深长度锚索锁住山体。而锚索施工作为高边坡开挖施工中的关键性项目,极易拖延开挖梯段下降进度,进而制约着总体的施工进度。

3、锚索施工工序繁杂,从锚索造孔、编索下索、注浆、锚墩混凝土浇筑、张拉、封锚等施工工序,无一例外都需要有一处较为理想的开阔平台。而在这种深山峡谷中开挖形成的高边坡,其场地十分狭窄,开阔平台难寻,施工操作和物料运输非常不便,限制了施工作业的展开,极大影响了施工进程。

4、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附着于坡面上的便于锚索支护施工的平台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锚索施工的各项工序均可在就近的各级施工平台上展开,为施工操作和物料运输提供便利,保障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2、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包括呈阶梯状搭设的多级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包括搭设在坡面上的平台基础和设置在平台基础最顶层的流水作业层,流水作业层上设置有物料接收台、编索操作台和下索作业通道,下索作业通道的位置与所需开设的锚索孔的位置相对应。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物料接收台和编索操作台的高度为1.2m。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流水作业层的底部铺设有走道板,流水作业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上布设有安全防护网。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防护栏杆的底部设置有踢脚板,踢脚板的高度不小于18cm。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平台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立杆、水平设置的大横杆和水平设置的小横杆,立杆底端通过竖向插筋与边坡固定连接,立杆上还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通过斜向插筋与边坡固定连接,竖向插筋和斜向插筋植入边坡岩体并锚固注浆。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级平台基础内均搭设有爬梯,爬梯自平台基础的底部向上延伸至下索作业通道,上下两级爬梯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平的休息平台。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爬梯的左右两侧均布设有多根爬梯扶手,爬梯扶手上布设有安全防护网,爬梯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竹夹板。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级平台基础的外立面上设置有剪刀撑,同一平台基础的外立面上相邻两个剪刀撑的间隔不超过15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呈阶梯状附着于边坡面上,每级流水作业层的高程与锚索施工的孔位高程相对应,各项施工工序可就近展开,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12、2、本实用新型的每级施工平台的顶层布置有流水作业层,流水作业层场地开阔,划分为物料接收台、编索操作台、下索作业通道,施工人员可在不同区域处理不同施工工序,形成锚索盘卷接收、锚索编索、锚索体下索的流水化作业,解决了施工场地不足的问题。

13、3、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平台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了一处爬梯,爬梯上设置有防护栏杆和安全防护网,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施工平台的同时,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4、4、本实用新型搭设所需材料可就近获得、安装拆卸方便、布置灵活,可极大节约工序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搭设的多级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包括搭设在坡面上的平台基础和设置在平台基础最顶层的流水作业层,流水作业层上设置有物料接收台、编索操作台和下索作业通道,下索作业通道的位置与所需开设的锚索孔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物料接收台和编索操作台的高度为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流水作业层的底部铺设有走道板,流水作业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上布设有安全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防护栏杆的底部设置有踢脚板,踢脚板的高度不小于1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平台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立杆、水平设置的大横杆和水平设置的小横杆,立杆底端通过竖向插筋与边坡固定连接,立杆上还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通过斜向插筋与边坡固定连接,竖向插筋和斜向插筋植入边坡岩体并锚固注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每级平台基础内均搭设有爬梯,爬梯自平台基础的底部向上延伸至下索作业通道,上下两级爬梯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平的休息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爬梯的左右两侧均布设有多根爬梯扶手,爬梯扶手上布设有安全防护网,爬梯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竹夹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其特征在于,每级平台基础的外立面上设置有剪刀撑,同一平台基础的外立面上相邻两个剪刀撑的间隔不超过15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高边坡锚索支护附着台阶式施工平台体系,包括呈阶梯状搭设的多级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包括搭设在坡面上的平台基础和设置在平台基础最顶层的流水作业层,流水作业层上设置有物料接收台、编索操作台和下索作业通道,下索作业通道的位置与所需开设的锚索孔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为锚索施工提供了较为开阔和便利的场所,锚索施工的各项工序均可在就近的各级施工平台上展开,为作业人员提供便利,为施工进度提供保障,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技术研发人员:应慧能,蔡强,周洋,毕汪汪,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