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防雨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工地多为露天作业,当遇到下雨天,很多材料如水泥等不能被雨水淋湿,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防雨保护;
2、在施工场地进行对施工材料进行防雨时,大多数情况施工场地都会遇见地面高低不平的情况,使得防雨装置底部放置不平,容易出现晃动,甚至出现防雨装置倒地的情况,不利于施工材料后续的使用,且防雨设备结构复杂,使用过后需要进行拆卸,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耗力,影响后续的工作效率;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雨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的防雨装置底部放置不平,容易出现晃动,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雨装置底部放置不平,容易出现晃动,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雨装置包括伞杆和固定台,所述伞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内侧环绕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伞骨,所述伞杆的底部嵌入固定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固定有三个固定端,三个所述固定端的内部均嵌入活动设置有支撑脚;
3、三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嵌入固定有支脚,三个所述支脚的底部嵌入固定有地脚盘;
4、优选的,所述伞杆的顶部贯穿防水布的中部固定,所述伞杆与伞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伞杆的底部呈螺纹设置。
5、优选的,所述伞骨的一端与防水布的边缘处铰接,所述防水布设置于相邻的伞骨之间。
6、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伞杆的底部设置螺纹相契合,三个所述固定端的中部开设通孔,三个所述固定端与支撑脚活动连接。
7、优选的,三个所述支撑脚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三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螺纹嵌入固定有固定旋钮,三个所述支撑脚嵌入固定端的中部设置。
8、优选的,所述三个支脚活动嵌入支撑脚的内部,三个所述支脚的底部螺纹嵌入固定有地脚盘。
9、优选的,三个所述地脚盘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三个所述地脚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种防雨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端活动连接支撑脚,使得支撑脚的进行前后距离的角度调节,可调至合适的地面位置进行放置,其次可通过支脚活动嵌入支撑脚的内部,调整整个防雨装置的位置高度,大大提高防雨装置适用性,有利于对建筑材料的进行防雨。
12、2、其次,该种防雨装置,通过设置伞骨从伞杆上向下活动操作,将防水布进行收拢,将伞杆可从固定台上旋转拆卸,支撑脚与支脚也可进行嵌入收缩,防雨装置整个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有利于后续的工作效率。
1.一种防雨装置,包括伞杆(1)和固定台(2),所述伞杆(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水布(3),所述防水布(3)内侧环绕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伞骨(4),所述伞杆(1)的底部嵌入固定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的底部固定有三个固定端(201),三个所述固定端(201)的内部均嵌入活动设置有支撑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的顶部贯穿防水布(3)的中部固定,所述伞杆(1)与伞骨(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伞杆(1)的底部呈螺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4)的一端与防水布(3)的边缘处铰接,所述防水布(3)设置于相邻的伞骨(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2)的顶部开设螺纹孔(202),所述螺纹孔(202)与伞杆(1)的底部设置螺纹相契合,三个所述固定端(201)的中部开设通孔,三个所述固定端(201)与支撑脚(5)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脚(5)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三个所述支撑脚(5)的下端螺纹嵌入固定有固定旋钮(503),三个所述支撑脚(5)嵌入固定端(201)的中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脚(501)活动嵌入支撑脚(5)的内部,三个所述支脚(501)的底部螺纹嵌入固定有地脚盘(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地脚盘(50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三个所述地脚盘(5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