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施工安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建筑领域、在大型机械制作加工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建筑领域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外界随时可能发生的诸如坍塌、高空坠物等意外风险,作业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防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施工过程中的防护装置,能够确保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立体结构的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表面设置有防护网且内部具有容许作业人员进出的防护空间。
3、优选地,所述防护框架的外形与作业空间的外形相匹配。
4、优选地,所述防护框架包括多根垂直于所述作业空间底部的纵向支架杆、多根与所述作业空间横向宽度方向平行的横向支架杆和多根与所述作业空间竖向延伸方向平行的竖向支架杆拼接而成的长方体支架。
5、优选地,所述防护框架面向所述作业空间竖向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容许作业人员进出的面。
6、优选地,所述防护框架底面的所述横向支架杆距离所述作业空间的底部介于400mm至600mm之间。
7、优选地,所述防护框架的所述纵向支架杆、所述横向支架杆和所述竖向支架杆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8、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架杆与所述纵向支架杆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架杆的长度为可调节的。
10、优选地,在所述防护网的外侧设置压力传感器。
11、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网所在面的所述纵向支架杆上且能够沿着所述纵向支架杆上下移动。
12、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业人员可在由防护框架构成的、带有防护网的防护装置内进行施工作业,有效保障了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
13、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立体结构的防护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表面设置有防护网(11)且内部具有容许作业人员进出的防护空间(12),其中,在所述防护网(11)的外侧设置压力传感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的外形与作业空间(20)的外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包括多根垂直于所述作业空间(20)底部的纵向支架杆(13)、多根与所述作业空间(20)横向宽度方向平行的横向支架杆(14)和多根与所述作业空间(20)竖向延伸方向平行的竖向支架杆(15)拼接而成的长方体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面向所述作业空间(20)竖向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容许作业人员进出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底面的所述横向支架杆(14)距离所述作业空间(20)的底部介于400mm至60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0)的所述纵向支架杆(13)、所述横向支架杆(14)和所述竖向支架杆(15)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杆(14)与所述纵向支架杆(13)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杆(14)的长度为可调节的。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0)设置在所述防护网(11)所在面的所述纵向支架杆(13)上且能够沿着所述纵向支架杆(13)上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