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8485发布日期:2023-04-29 17:4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


背景技术:

1、现有房屋建设工程中,经常使用大型钢梁(即大跨度钢梁)及异形混凝土柱,大跨度钢梁与混凝土墙连接节点复杂、施工难度大,是房屋建设工程中加工安装重点、难点。尤其是大型钢梁与异形混凝土墙的各个异形面同时连接时,难度更大,无法将大型钢梁同时与异形混凝土墙连接,且多根大型钢梁与异形混凝土墙的连接处连接抗剪能力不足,易开裂,且施工难度大。因此,开发一种抗剪能力强、受力合理、降低施工难度的大型钢梁连接混凝土墙连接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抗剪能力强、受力合理,通过外包钢转换节点及支撑柱实现钢梁与混凝土墙的有效连接,并方便自身安装,细化节点详图,降低施工难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钢梁和抱箍式节点;混凝土墙呈90度折弯结构;混凝土墙与抱箍式节点连接,钢梁连接在抱箍式节点外侧端;钢梁与混凝土墙呈垂直设置;抱箍式节点包括柱包钢、支撑柱、柱底板、地脚锚栓、对拉钢筋、连接板和搭接板;支撑柱、柱底板和地脚锚栓均设置在混凝土墙内;支撑柱一端与柱包钢连接、另一端与柱底板连接,柱底板上设置地脚锚栓;搭接板设置在柱包钢上;柱包钢下端通过二根支撑柱与混凝土墙连接,侧端通过连接板与钢梁连接;柱包钢呈度折弯箱体结构;柱包钢包括栓钉、缀板、内隔板、外加劲板和箱体;栓钉、缀板、内隔板、外加劲板均设置在箱体上;箱体包裹在混凝土墙外周。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栓孔设置在钢梁腹板与箱体上;栓钉连接在箱体与混凝土墙之间;连接接头设置在柱包钢外侧壁上、且位于搭接板的端部。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上、下端均等间距布置内隔板;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端部与第二箱体的端部呈垂直设置;第一支撑柱一端从下端伸入第一箱体、与内隔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地脚锚栓与混凝土墙连接;第二支撑柱一端从下端伸入第二箱体、与内隔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地脚锚栓与混凝土墙连接。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板包括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呈90度折弯结构,横向连接板设置在柱包钢外侧壁上、且与柱包钢配合连接;横向连接板包括上横向连接板和下横向连接板;上横向连接板与下横向连接板呈平行间隔设置;上横向连接板设置在箱体上部外侧壁上;下横向连接板设置在箱体下部外侧壁上;纵向连接板位于上横向连接板与下横向连接板之间;搭接板设置在箱体外壁上,且位于上横向连接板下方、位于下横向连接板上方;连接接头设置在第一箱体外侧壁上。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加劲板设置在箱体外侧,且位于上横向连接板与下横向连接板之间;缀板位于箱体内、且焊于内加劲板侧面;对拉钢筋设置在箱体上。

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通过外包钢转换节点及支撑柱实现了钢梁与混凝土墙的有效连接,并方便自身安装,细化了节点详图,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各组件的结合,能将大型钢梁同时与混凝土墙的各个异形面连接,且能有效提高大跨度钢梁与混凝土墙连接处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及抗震性能。



技术特征:

1.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a)、钢梁(b)和抱箍式节点(c);混凝土墙(a)呈90度折弯结构;混凝土墙(a)与抱箍式节点(c)连接,钢梁(b)连接在抱箍式节点(c)外侧端;钢梁(b)与混凝土墙(a)呈垂直设置;抱箍式节点(c)包括柱包钢(1)、支撑柱(2)、柱底板(3)、地脚锚栓(4)、对拉钢筋(6)、连接板(9)和搭接板(11);支撑柱(2)、柱底板(3)和地脚锚栓(4)均设置在混凝土墙(a)内;支撑柱(2)一端与柱包钢(1)连接、另一端与柱底板(3)连接,柱底板(3)上设置地脚锚栓(4);搭接板(11)设置在柱包钢(1)上;柱包钢(1)下端通过多根支撑柱(2)与混凝土墙(a)连接,侧端通过连接板(9)与钢梁(b)连接;柱包钢(1)呈90度折弯箱体结构;柱包钢(1)包括栓钉(5)、缀板(7)、内隔板(8)、外加劲板(12)和箱体(14);栓钉(5)、缀板(7)、内隔板(8)、外加劲板(12)均设置在箱体(14)上;箱体(14)包裹在混凝土墙(a)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螺栓孔(10)设置在钢梁(b)腹板与箱体(14)上;栓钉(5)连接在箱体(14)与混凝土墙(a)之间;连接接头(13)设置在柱包钢(1)外侧壁上、且位于连接板(9)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箱体(14)上、下端均等间距布置内隔板(8);支撑柱(2)包括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箱体(14)包括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第一箱体(1.1)的端部与第二箱体(1.2)的端部呈垂直设置;第一支撑柱(2.1)一端从下端伸入第一箱体(1.1)、与内隔板(8)连接,另一端通过地脚锚栓(4)与混凝土墙(a)连接;第二支撑柱(2.2)一端从下端伸入第二箱体(1.2)、与内隔板(8)连接,另一端通过地脚锚栓(4)与混凝土墙(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板(9)包括横向连接板(9.1)和纵向连接板(9.2);横向连接板(9.1)呈90度折弯结构,横向连接板(9.1)设置在柱包钢(1)外侧壁上、且与柱包钢(1)配合连接;横向连接板(9.1)包括上横向连接板(9.11)和下横向连接板(9.12);上横向连接板(9.11)与下横向连接板(9.12)呈平行间隔设置;上横向连接板(9.11)设置在箱体(14)上部外侧壁上;下横向连接板(9.12)设置在箱体(14)下部外侧壁上;纵向连接板(9.2)位于上横向连接板(9.11)与下横向连接板(9.12)之间;搭接板(11)设置在箱体(14)外壁上,且位于上横向连接板(9.11)下方、位于下横向连接板(9.12)上方;连接接头(13)设置在第一箱体(1.1)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外加劲板(12)设置在箱体(14)外侧,且位于上横向连接板(9.11)与下横向连接板(9.12)之间;缀板(7)位于箱体(14)内、且焊于内加劲板侧面;对拉钢筋(6)设置在箱体(14)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抱箍式连接。包括混凝土墙、钢梁和抱箍式节点;混凝土墙呈90度折弯结构;混凝土墙与抱箍式节点连接,钢梁连接在抱箍式节点外侧端;钢梁与混凝土墙呈垂直设置;抱箍式节点包括柱包钢、支撑柱、柱底板、地脚锚栓、对拉钢筋、连接板和搭接板;搭接板设置在柱包钢上;柱包钢下端通过二根支撑柱与混凝土墙连接,侧端通过连接板与钢梁连接;柱包钢呈度折弯箱体结构;柱包钢包括栓钉、缀板、内隔板、外加劲板和箱体;栓钉、缀板、内隔板、外加劲板均设置在箱体上;箱体包裹在混凝土墙外周。本技术具有实现钢梁与混凝土墙的有效连接,并方便自身安装,细化节点详图,降低施工难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东,陈晓斌,胡滔,胡腊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汉光钢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