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5192发布日期:2023-05-15 00:2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需要用到脚手架,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脚手架可保证人员在高处作业的顺利进行。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脚手架多采用多根钢管组成架体作为支撑,然后通过组合成的架体多人员进行支撑,使得人员可进行高处作业,但是在将架体放置在地面时可能会遇到不平整地面造成架体倾斜影响人员施工作业的情况。

3、为了解决将架体放置在地面时可能会遇到不平整地面造成架体倾斜影响人员施工作业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架体底部放置合适高度的木板对其支撑的方式进行处理,本申请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将架体放置在地面时可能会遇到不平整地面造成架体倾斜影响人员施工作业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架体底部放置合适高度的木板对其支撑的方式进行处理,本申请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所提出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和圆筒,所述螺纹杆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圆筒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限位环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使得螺纹环可配合螺纹杆带动圆筒和底板上下移动,使得圆筒和底板可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对架体的支撑高度,减少了架体放置于不平整地面时出现倾斜影响工作人员作业的情况,提高了架体放置到不平整地面时的灵活性和对架体支撑时的便捷性。

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圆筒的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块的表面与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矩形块和矩形槽,使得矩形块可配合矩形槽对圆筒进行限位,减少圆筒在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螺纹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滑条,使得人员对螺纹环进行转动操作时更加稳定,减少手部与螺纹环接触时发生滑动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多个所述圆形孔的内壁均滑动插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为锥形。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圆形孔和定位杆,使得底板与地面接触时可将定位杆通过圆形孔内部插入地面,使得底板对架体支撑时更加稳固,减少底板发生滑动的情况。

10、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表面大于圆形孔。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圆形块,使得定位杆插入圆形孔内部一定位置时可被圆形块阻挡,减少定位杆过多插入地面造成拔出较为不便的情况。

12、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开设在架体一侧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滑动插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使得踏板可通过卡槽和支撑块进行快速的连接固定,使得人员可站立在踏板上进行高处作业,减少了人员站立在架体上作业较为不便的情况,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14、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纵截面呈长方形。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通孔,使得人员脚底沾附的灰尘可通过通孔落到地面上,减少了踏板长时间使用时表面较为脏乱的情况。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使得螺纹环可配合螺纹杆带动圆筒和底板上下移动,使得圆筒和底板可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对架体的支撑高度,减少了架体放置于不平整地面时出现倾斜影响工作人员作业的情况,提高了架体放置到不平整地面时的灵活性和对架体支撑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螺纹杆(21)和圆筒(26),所述螺纹杆(21)与架体(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22),所述螺纹环(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3),所述限位环(23)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圆筒(2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限位槽(27)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限位环(23)的表面与限位槽(27)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筒(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25),所述圆筒(26)的内壁开设有矩形槽(29),所述矩形块(25)的表面与矩形槽(29)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24),所述防滑条(2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8)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形孔(210),多个所述圆形孔(210)的内壁均滑动插设有定位杆(211),所述定位杆(211)的一端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块(212),所述圆形块(212)的表面大于圆形孔(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开设在架体(1)一侧的卡槽(31),所述卡槽(31)的内壁滑动插设有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4),所述通孔(34)的纵截面呈长方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不平整地面的脚手架,具体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和圆筒,所述螺纹杆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圆筒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限位环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使得螺纹环可配合螺纹杆带动圆筒和底板上下移动,使得圆筒和底板可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对架体的支撑高度,减少了架体放置于地面时出现倾斜影响工作人员作业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姚瑞达,马艳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姚瑞达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