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3250发布日期:2023-07-28 03:3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搅拌罐,具体为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


背景技术:

1、干粉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需要往砂浆搅拌机中添加水泥等物料,加水后进行搅,即可携带砂浆混合制备。

2、在已公开授权的专利中,在专利号为“cn111409195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搅拌装置可以有效地对干粉砂浆进行搅拌,搅拌效果好、混合均匀,同时可以快速地对搅拌箱体内部的原料进行输送,利于提高干粉砂浆的制备效率。

3、在上述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中指出,砂浆搅拌过程中,存在搅拌效果差的问题,在砂浆搅拌过程中,利用驱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带动砂浆混合,且带动砂浆混合过程中同时带动砂浆向另一侧进行输送,存在出现由于砂浆在搅拌罐内部预留时间短,且砂浆持续推动向另一侧输送时,存在砂浆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具备内分隔板将搅拌罐的内部区分成两个区间,同时第一转动柱带动砂浆旋转混合,并驱动砂浆向另一侧输送,同时当砂浆混合不充分时,砂浆经由转动套转动,携带砂浆回归至初始状态,即砂浆在搅拌罐的内部形成循环搅拌状态,即增加砂浆混合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分隔板,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搅拌罐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内分隔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定套,所述限定套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

3、优选的,所述内分隔板的一端呈锥形,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均与内分隔板的内部保持贴合状态。

4、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保持与搅拌罐的内部呈贴合状态,所述内分隔板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5、优选的,所述内分隔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挡板的外侧开设有孔洞,出料孔和孔洞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6、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同时密封挡板活动套接在出料口的外部,所述密封挡板的外部开设有三组凹槽。

7、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搅拌罐下部的两侧均有安装。

8、优选的,所述进料管道位于内分隔板一侧的上部,所述进料管道与内分隔板的内部相互连通。

9、与现有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通过内分隔板安装在第一转动柱和转动套之间,同时干粉砂浆经由进料管道输送至内分隔板的内部后,第一转动柱旋转时,第一转动柱带动第一螺纹杆对干粉砂浆进行初步混合,同时携带混合后的干粉砂浆向另一侧输送,同时第一转动柱带动物料经由出料挡板输送后,同时干粉砂浆输送至搅拌罐和内分隔板之间,同时启动转动套,转动套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干粉砂浆回归至初始状态,即干粉砂浆搅拌过程中形成循环区间,即增加干粉砂浆混合时增加充分性。

11、2、该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通过挡板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同时转动密封挡板,密封挡板带动密封挡板转动,密封挡板和挡板之间形成开口,即带动干粉砂浆排放时形成活动空间,即可携带混合后的干粉砂浆向外部排放,增加砂浆排放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2),所述搅拌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分隔板(4),所述搅拌罐(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5),所述搅拌罐(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柱(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内分隔板(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套(7),所述转动套(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转动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9),所述挡板(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定套(11),所述限定套(11)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隔板(4)的一端呈锥形,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外部均与内分隔板(4)的内部保持贴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外侧保持与搅拌罐(1)的内部呈贴合状态,所述内分隔板(4)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带动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转动杆(8)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隔板(4)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挡板(9)的外侧开设有孔洞,出料孔和孔洞之间保持连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同时密封挡板活动套接在出料口的外部,所述密封挡板的外部开设有三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在搅拌罐(1)下部的两侧均有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2)位于内分隔板(4)一侧的上部,所述进料管道(2)与内分隔板(4)的内部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搅拌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分隔板,所述搅拌罐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搅拌罐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内分隔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该卧式干粉砂浆搅拌罐,通过挡板的下部形成有开口,同时转动密封挡板,密封挡板带动密封挡板转动,密封挡板和挡板之间形成开口,即带动干粉砂浆排放时形成活动空间,即可携带混合后的干粉砂浆向外部排放,增加砂浆排放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雨辰,鹿翔,陈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中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