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扩散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7512发布日期:2023-10-28 13:2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频扩散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扩散体,具体为一种宽频扩散体。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声学中,声学扩散是必不可少的,在未做扩散处理的墙面或天花,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会形成多次反射声和直达声叠加现象,使室内混响时间加长,声音久久不能消散,从而导致室内声音的清晰度不够,难以使用。

2、专利号cn203782919u公开了一种平面扩散体,包括底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反射板及两个以上的第二反射板,所述底板具有外表面和内底面,所述第二反射板的边缘连接于所述外表面,且使得相邻的第二反射板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均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同时连接于相邻的第二反射板的两个侧壁,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隔,其中一个凹槽内的第一反射板与其他凹槽内的第一反射板至少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平面扩散体,能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可提高声音的清晰度,能极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成本低。

3、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使得声音的空间感和清晰度增加,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问题:声波通常被我们分为低中高三个频段,以往在空间中,通过设置不同声学材料进行不同声音扩散,施工难度较大,工作繁琐,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频扩散体,使得该扩散体在一个产品中解决了多个频段的声学反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成本以及施工难度。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频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所述扩散体本体具体包括木质外框,木质外框的内部设有个凹槽,槽与槽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低频隔板,木质外框的内部位于两个低频隔板之间依次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第七凹槽和第八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第七凹槽和第八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不同深度的扩散板,凹槽内部均设置有不同深度的扩散板,所述第三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四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第四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二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第二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一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与第八凹槽的扩散板深度一致,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与第七凹槽内的扩散板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三凹槽内的扩散板的深度与第六凹槽内的扩散板的深度一致,扩散体本体作用于低频段声波的反射,凹槽内的扩散板作用于中高频段声波的反射,扩频段声音,该种扩散体扩散不同频率的声波,使得声音的扩散更加均匀,扩散板又通过自身不同深度凹槽来散射扩散中高频段声能,扩散体本体整体散射低频段声能,增加声音的空间感,提高声音的饱满度、清晰度以及立体感。

3、优选地,所述木质外框为阻燃设置。

4、优选地,所述木质外框内部凹槽与扩散板与气钉匹配设置,无钉眼,外部整体,美观。

5、优选地,所述木质外框高度1200mm,宽度600mm,厚度100mm。

6、优选地,所述木质外框内部凹槽与扩散板为复合结构。

7、优选地,所述扩散板为单块整体结构,无需拼接,一体成型。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种扩散体,由木质外框、内部凹槽、低频隔板、扩散板结合,加快了生产效率,告别传统扩散体按部就班,功能单一等问题,组合在一个产品中解决了多个频段的声学反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成本以及施工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宽频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本体(1)具体包括木质外框(2),木质外框(2)的内部设有8个凹槽,槽与槽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低频隔板(3),木质外框(2)的内部位于两个低频隔板(3)之间依次形成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第四凹槽(8)、第五凹槽(9)、第六凹槽(10)、第七凹槽(11)和第八凹槽(12),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第四凹槽(8)、第五凹槽(9)、第六凹槽(10)、第七凹槽(11)和第八凹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不同深度的扩散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7)内的扩散板(4)深度大于第四凹槽(8)内的扩散板(4)深度,第四凹槽(8)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二凹槽(6)内的扩散板(4)深度,第二凹槽(6)内的扩散板(4)深度大于第一凹槽(5)内的扩散板(4)深度,所述第一凹槽(5)内的扩散板(4)深度与第八凹槽(12)内的扩散板(4)深度一致,所述第二凹槽(6)内的扩散板(4)深度与第七凹槽(11)内的扩散板(4)的深度一致,所述第三凹槽(7)内的扩散板(4)的深度与第六凹槽(10)内的扩散板(4)的深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本体(1)作用于低频段声波的反射,凹槽内的扩散板作用于中高频段声波的反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木质外框(2)内设置的8个相等高度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与第八凹槽(12)宽度为24mm,深度为88mm,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第四凹槽(8)、第五凹槽(9)、第六凹槽(10)、第七凹槽(11)宽度为74mm,深度为88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频扩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内扩散板为平板,且深度为6mm、第二凹槽(6)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20mm、第三凹槽(7)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60mm、第四凹槽(8)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40mm、第五凹槽(9)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40mm、第六凹槽(10)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60mm、第七凹槽(11)内扩散板为“波浪形”且深度为20mm、第八凹槽(12)内扩散板为平板,且深度为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扩散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宽频扩散体,包括扩散体本体,扩散体本体具体包括木质外框,木质外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第七凹槽及第八凹槽。凹槽内部均设置有不同深度的扩散板,第三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四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第四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大于第二凹槽内的扩散板深度。扩散板又通过自身不同深度凹槽来散射扩散中高频段声能声音,扩散体本体整体散射扩散低频段声能声音,该种扩散体散射扩散不同频率的声能声波,为“扩散体中的扩散体”,使得声音的扩散更加均匀,增加声音的空间感,提高声音的饱满度、清晰度以及立体感。

技术研发人员:何跃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五羊艺冠声学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