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节点。
背景技术:
1、随着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夹芯板作为墙面材料,夹芯板不但具有较好的建筑特征(强度高、重量轻),还有利于对墙体进行快速的施工。例如,在施工现场先搭建起支撑夹心板的支撑架,然后将工厂预制的夹芯板运送至施工现场,通过将多块夹芯板对接拼装,并连接于支撑架上,就能完成墙面的建造。
2、但是,不同夹芯板在对接拼装的过程中会形成对接缝,这些对接缝将会降低墙面的防水性能。雨水将会存留于对接封处,或者从墙面夹芯板外渗漏至墙面夹芯板板内侧。另外,对接缝也会影响墙面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墙面节点。
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墙面节点,包括:
3、建筑主体;
4、第一墙面板,竖向连接于所述建筑主体上;
5、第二墙面板,对接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建筑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墙面板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对接处之间形成有对接缝;
6、泛水件,设于所述对接缝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墙面板的对接侧面连接;
7、装饰件,设于所述对接缝内,并形成封堵面;
8、其中,所述封堵面与墙面板的外表面齐平,或者,所述封堵面内陷于所述对接缝内。
9、可选地,所述泛水件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对接侧面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边与所述对接侧面通过密封胶连接。
11、可选地,所述装饰件包括第一折边、封堵边及第二折边;
12、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对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对接侧面抵接,所述封堵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连接;
13、所述封堵边设于对接缝中,所述封堵边的宽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对接缝的宽度方向同向。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折边及所述第二折边分别与所述封堵边垂直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装饰件还包括连接折边;
16、所述连接折边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的末端,且所述连接折边连接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内表面上。
17、可选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墙面板及所述第二墙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连接;
18、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墙面板内表面、所述第二墙面板的内表面连接。
19、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几字型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轴线位于所述对接缝处。
20、可选地,所述连接座具有连接面;
21、所述第一墙面板、所述泛水件及所述装饰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面连接;
22、所述第二墙面板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面连接;
23、另外,可选地,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设于所述装饰件及所述泛水件之间。
24、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泛水件设于墙面板所形成的对接缝内,当水流由墙面板的外表面进入对接缝时,水流将会被泛水件所阻挡,从而防止水流进入墙面板的内表面,有效提高了墙面板整体的防水效果。装饰件所形成的封堵面将对接缝所封堵,在提供一定的防水作用的同时,还提高了墙面整体的美观度。
1.一种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件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对接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与所述对接侧面通过密封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包括第一折边、封堵边及第二折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及所述第二折边分别与所述封堵边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还包括连接折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墙面板及所述第二墙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几字型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轴线位于所述对接缝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具有连接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设于所述装饰件及所述泛水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