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及其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

文档序号:34549077发布日期:2023-06-27 23:3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及其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

本发明属于模块化房屋装配领域,涉及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及其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


背景技术:

1、模块化建筑是建筑的新模式,应用前景广阔。传统的建筑施工效率较低,对施工周边造成严重的声污染、光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施工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施工过程中步骤多样,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因工作种类繁杂多样变化而出现的错误常常会减慢甚至阻滞施工进程速度进而影响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这些问题使得高度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创新势在必行。

2、模块化装配式钢混结构房屋建筑体系是一种高度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因其在工厂批量进行统一规格的施工和装修,便于让所生产的所有装配式钢混结构套间模块的每一种施工步骤可以由同一支施工队伍进行,这样使得施工建筑施工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大幅提高,同时令突发性工程事故或错误的发生概率大幅降低。

3、但是现有的模块化装配式钢混结构房屋连接方式复杂、对连接部位墙体可能造成破坏且难以保证被连接模块的整体性,装配起来比较麻烦且不能同时实现模块化钢混结构房屋水平方向的快速装配连接,安装效率低且稳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模块化装配式钢混结构房屋连接方式复杂、对连接部位墙体可能造成破坏且难以保证被连接模块的整体性,装配起来比较麻烦且不能同时实现模块化钢混结构房屋水平方向的快速装配连接,安装效率低且稳固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及其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可以在钢混结构体系的生产和施工中,将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相结合,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包括相互对接拼装的剪力墙,剪力墙相对一侧在边缘构件处开设有竖向的通槽,剪力墙内沿着剪力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水平分布钢筋,通槽相对的剪力墙内均预埋有边缘箍筋构件,该边缘箍筋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u型箍筋,横向u型箍筋预埋在剪力墙里且位于对应水平分布钢筋上方,边缘箍筋构件的竖向连接筋上缠绕有预制的螺旋筋连接件。

4、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包括相互对接拼装的剪力墙,剪力墙相对一侧在边缘构件处开设有竖向的通槽,剪力墙内沿着剪力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自由端焊接有梯形状的竖向连接件,竖向连接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连接筋,通槽相对的剪力墙内均预埋有边缘箍筋构件,该边缘箍筋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u型箍筋,横向u型箍筋预埋在剪力墙里且位于对应水平分布钢筋上方,相对一侧边缘箍筋构件的横向u型箍筋自由端活动卡接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包括若干根u型卡筋和焊接在u型卡筋外侧将u型卡筋串起来的竖向连接筋,梯形状竖向连接件、边缘箍筋构件以及模块连接件的竖向连接筋上缠绕有预制的螺旋筋连接件。

5、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旋筋连接件将两块剪力墙进行水平约束,能够轻易实现相邻模块剪力墙边缘构件箍筋的水平方向连接,使分布于相邻剪力墙中的开口u型箍筋连接成为连续的整体封闭箍筋,并进一步提高边缘构件的延性。

6、进一步,水平分布钢筋穿出通槽的一端呈弯折状,水平分布钢筋弯折端依次焊接固定在对应梯形状竖向连接件的横向连接筋上。

7、进一步,通槽两侧横向u型箍筋开口端相对且向内弯曲,其自由端一体成型焊接有圆形限位块。有益效果:圆形限位块能够防止模块连接件滑脱,保证边缘构件在后浇混凝土时模块连接件的相对空间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8、进一步,u型卡筋卡接在对应边缘箍筋构件的横向u型箍筋自由端。有益效果:u型卡筋能够直接将相邻两片剪力墙边缘构件的u型箍筋一对一连接并直接传力,u型箍筋自由端的圆形限位块能够防止对应u型卡筋脱落,整个模块连接件起到将相互拼装剪力墙水平方向快速装配连接的作用。

9、进一步,螺旋筋连接件呈螺旋状。有益效果:螺旋状的螺旋筋连接件便于施工时从通槽的上部旋拧将对应的竖向连接筋进行固定,螺旋筋具有高强度的约束混凝土的效果,能够加强剪力墙边缘构件内螺旋箍筋约束部分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从而增强边缘构件整体受压性能。

10、进一步,梯形状竖向连接件中竖向连接筋与边缘箍筋构件中横向u型箍筋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有益效果:便于模块连接件从模块顶部竖直向下插入该间隙后,平移至横向u型箍筋端部后挂在横向u型箍筋端部。

11、进一步,u型卡筋自由端呈向内弯曲状。

12、一种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包括模块化房屋主体,水平方向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的剪力墙结构为上述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有益效果:通过该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中螺旋筋连接件与边缘箍筋构件的竖向连接筋的配合或者螺旋筋连接件与梯形状竖向连接件的竖向连接筋、边缘箍筋构件的竖向连接筋以及模块连接件的竖向连接筋的配合,能够实现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中剪力墙水平方向的快速装配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发明所公开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仅仅需要在模块化房屋主体之间开设通槽,在通槽内预制梯形状竖向连接件并预埋边缘箍筋构件,在施工现场插入并挂上模块连接件,使得梯形状竖向连接件、边缘箍筋构件以及模块连接件竖向连接筋纵向平行,通过预制的螺旋筋连接件从通槽的上部进行旋拧,像拧螺栓一样将螺旋筋拧入通槽,即可将梯形状竖向连接件、边缘箍筋构件以及模块连接件竖向连接筋箍紧进行约束,实现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中剪力墙水平方向的快速装配连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结构强度也更高。

15、2、本发明所公开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能够实现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结构的快速安装,通过螺旋筋连接件的配合,使得装配后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的连接强度更高,整个房屋体系能够抵抗地震和风荷载,体现了钢混结构的优势。

1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接拼装的剪力墙,剪力墙相对一侧在边缘构件处开设有竖向的通槽,剪力墙内沿着剪力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水平分布钢筋,通槽相对的剪力墙内均预埋有边缘箍筋构件,该边缘箍筋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u型箍筋,横向u型箍筋预埋在剪力墙里且位于对应水平分布钢筋上方,边缘箍筋构件的竖向连接筋上缠绕有预制的螺旋筋连接件。

2.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接拼装的剪力墙,剪力墙相对一侧在边缘构件处开设有竖向的通槽,剪力墙内沿着剪力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自由端焊接有梯形状的竖向连接件,竖向连接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连接筋,通槽相对的剪力墙内均预埋有边缘箍筋构件,边缘箍筋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u型箍筋,横向u型箍筋预埋在剪力墙里且位于对应水平分布钢筋上方,相对一侧边缘箍筋构件的横向u型箍筋自由端活动卡接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包括若干根u型卡筋和焊接在u型卡筋外侧将u型卡筋串起来的竖向连接筋,梯形状竖向连接件、边缘箍筋构件以及模块连接件的竖向连接筋上缠绕有预制的螺旋筋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筋连接件呈螺旋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分布钢筋穿出通槽的一端呈弯折状,水平分布钢筋弯折端依次焊接固定在对应梯形状竖向连接件的横向连接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两侧横向u型箍筋开口端相对且向内弯曲,其自由端一体成型焊接有圆形限位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连接件的u型卡筋卡接在对应边缘箍筋构件的横向u型箍筋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筋连接件呈螺旋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状竖向连接件中竖向连接筋与边缘箍筋构件中横向u型箍筋端部之间留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筋自由端呈向内弯曲状。

10.一种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房屋主体,水平方向相邻模块化房屋主体的剪力墙结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筋连接双拼剪力墙及其模块化预制钢混结构房屋,剪力墙内水平分布钢筋自由端焊接梯形状竖向连接件,竖向连接件包括两根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若干根横向连接筋,剪力墙内预埋的边缘箍筋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连接筋以及将竖向连接筋连接的横向U型箍筋,边缘箍筋构件的横向U型箍筋自由端活动卡接有模块连接件,模块连接件包括若干根U型卡筋和焊接在U型卡筋外侧将U型卡筋串起来的竖向连接筋,梯形状竖向连接件、边缘箍筋构件以及模块连接件的竖向连接筋上缠绕螺旋筋连接件;解决现有的模块化装配式钢混结构房屋部件多,装配起来比较麻烦且不能同时实现模块化钢混结构房屋水平方向的快速装配连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白久林,杨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