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4645发布日期:2023-05-25 01:2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106836948a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在待成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搭设脚手架;b、绑扎好筒壁钢筋网,安装好预埋件,并对筒体直径进行第一次校核;c、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内外侧分别安装内外模板,并对待浇筑段的筒体直径进行第二次校核;d、向内外模板配合形成的浇筑空间内浇灌筒体混凝土,形成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筒体;e、对外模板进行提升,并与内模板配合依次形成第二节及以上筒体的浇筑空间,在脚手架顶部安装有材料运输系统;f、循环作业至结构顶部;

2、现有技术中,建筑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通常是安装预设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其包括浆料原料的混合,以及灌浆参数的预先设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不能进行合理的监测分析,使得存在或大或小误差,其将导致最终制备得到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存在差异,甚至可能不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不能进行合理的监测分析,使得误差,其将导致最终制备得到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存在差异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安装装配式预制模块,并配制混凝土浆料;

5、步骤2:获取到灌浆参数,并向装配式预制模块中灌浆,灌浆成型后得到装配式建筑灌浆料;

6、灌浆参数获取步骤为:

7、获取每层的混凝土含量lhi和混凝土温度值whi,通过公式xg=b12*lhi+b22*whi,计算得到该灌浆气泡影响值zg;其中,b1、b2均为比例系数;

8、根据灌浆气泡影响值zg,分配浇灌速度系数为kw,利用公式vs=kw*vb,计算得到混凝土实际浇灌速度vs;vb为标准灌浆速度;

9、以及,计算混凝土浆料温度值wj与环境温度值wh的差值,得到温度差值wc;将得到的温度差值wc,代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成型降温速率jl;其中,β为误差修正因子,t为标准工艺成型时间。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还包括以下内容:

11、获取到混凝土含量lh和混凝土温度值wh,并通过公式zj=a1*lh+a2*wh,计算得到混凝土浆料值zj;其中,a1、a2均为比例系数;

12、将混凝土浆料值zj与混凝土浆料阈值进行比较:

13、若大于,则生成浆料合格信号;

14、若小于,则生成浆料不合格信号。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混凝土含量lh和混凝土温度值wh的获取步骤为:

16、以厚度h为标准,将混凝土浆料等分成i层;

17、获取到每层的混凝土含量和混凝土温度值,并分别标记为lhi和whi;

18、并构建集合a{lh1,lh2,…,lhn}和集合b{wh1,wh2,…,whn},将子集相加求和取平均值,得到混凝土含量lh和混凝土温度值wh。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浇灌速度系数kw分配步骤为:

20、设置浇灌速度系数,并分别标记为kw;j=1,2,…,w;每个灌装速度系数对应着灌浆气泡影响范围值,分别为(w1,w2],(w2,w3],…,(ww,ww+1];且w1<w2<…<ww<ww+1;

21、当灌浆气泡影响值zg∈(ww,ww+1]时,则该浇灌速度系数为kw。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对混凝土实际浇灌速度vs进行监测,步骤如下:

23、建立二维坐标系,以监测时间节点为横坐标,以浇灌速度为纵坐标,并在二维坐标系内设立浇注速度基准线,将获取的各个监测时间节点的浇灌速度vsm代入二维坐标系中,并进行分析比较;

24、分别提取处于基准线上方和下方的浇灌速度vsm,并计算浇灌速度vsm与基准线的距离,并标记为hj;

25、得到的距离hj进行求和,得到距离总值hjz。

2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得到的距离总值hjz与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27、若大于,则生成浇铸速度不稳定信号;

28、若小于,则生成浇铸速度稳定信号。

2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对成型降温速率jl进行监测,步骤如下:

30、建立二维坐标系,以监测时间节点为横坐标,以成型降温速率为纵坐标,并在二维坐标系内设立成型降温速率基准线,将获取的各个监测时间节点的成型降温速率jlm代入二维坐标系中,并进行分析比较;

31、分别提取处于基准线上方和下方的成型降温速率jlm,并计算成型降温速率jlm与基准线的距离,并标记为hw;

32、将得到的距离hw进行求和,得到距离总值hwz。

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得到的距离总值hwz与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34、若大于,则生成降温速率不稳定信号;

35、若小于,则生成降温速率稳定信号。

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7、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浆料的数据采集,判断混凝土浆料是否合格工艺要求,避免将不合格的混凝土浆料输入到预制模块内进行施工,导致最终制备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不符合工艺标准的问题;其中,将得到的不合格混凝土浆料返回至浆料釜中进行重新调配;

38、以及,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层的混凝土浆料的数据参数,对混凝土实际浇灌速度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在浇注时,所产生的气泡数小,以致于提高混凝土浇筑后成型的质量;以及通过内外温度的采集比对,控制降温速率,使得混凝土在合理地温度变化内进行成型,保证混凝土结构成型的质量;

39、还有,对灌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分别判断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及时中断灌浆,保证得到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40、综上,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浆料的分析和灌浆工艺的监测,大大提高经过此工艺制备得到的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以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含量lh和混凝土温度值wh的获取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浇灌速度系数kw分配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混凝土实际浇灌速度vs进行监测,步骤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距离总值hjz与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成型降温速率jl进行监测,步骤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距离总值hwz与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到灌浆参数,并向装配式预制模块中灌浆,灌浆成型后得到装配式建筑灌浆料;获取每层的混凝土含量Lhi和混凝土温度值Whi,计算得到该灌浆气泡影响值Zg;根据灌浆气泡影响值Zg,分配浇灌速度系数为Kw,计算得到混凝土实际浇灌速度Vs;Vb为标准灌浆速度;以及,计算混凝土浆料温度值Wj与环境温度值Wh的差值,得到温度差值Wc;将得到的温度差值Wc,计算得到成型降温速率Jl;其中,β为误差修正因子,t为标准工艺成型时间,本发明对混凝土浆料的分析和灌浆工艺的监测,大大提高经过此工艺制备得到的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钟瑾,廖洪萱,徐朋静,李先华,陈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