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

文档序号:34855779发布日期:2023-07-22 19: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整体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实现长距离、大跨度的输电,则使得电力高耸结构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电力高耸结构极易发生振动,尤其是对于特高压输电塔来说,如果结构振动过大,就会造成螺栓松动,构件疲劳甚至破坏,就有可能引起输电塔的倒塌而导致整个输电线路的瘫痪。因此,很有必要在电力高耸结构上安装一定的减振装置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延长电力高耸结构的寿命。

2、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结构振动控制大致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以及混合控制。其中,被动控制应用最广,由于它构造简单,且不依赖外部能源,因此其应用场景也大大增加。常见的被动控制装置主要包括粘弹性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等,虽然现有的被动控制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既有结构振动问题,但也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3、1、传统粘弹性阻尼器使用的耗能材料主要是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橡胶,而该耗能材料在室外极端温度下性能会降低,从而无法满足耗能要求,因此不适用于电力高耸结构的振动控制;

4、2、粘滞性阻尼器由于腔室内压强较大,极易发生渗漏,且阻尼器的粘滞液在室外极端低温条件下粘稠度会降低,从而大大减小其耗能能力,也不适用于电力高耸结构的振动控制;

5、3、传统的摩擦阻尼器所需要的正压力较大,极易导致摩擦材料的损坏,而导致后期需要多次维护,因此也不适用于电力高耸结构的振动控制;

6、4、传统的电涡流阻尼器的耗能有限,阻尼力不方便调节,且不具备自复位能力,使得结构震后残余变形明显,从而影响结构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减振阻尼器耗能有限,阻尼力不方便调节,且不具备自复位能力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包括:

3、连接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用于与结构物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可随结构物的振动相互靠近或远离;

4、旋转配合组件,包括两个旋转件以及两个连杆,两个所述旋转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且呈部分层叠设置,各所述旋转件均具有靠近另一所述旋转件的连接端以及远离另一所述旋转件的转动端,各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各所述旋转件的所述连接端;以及,

5、磁性涡流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转动端,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与各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其一设为导体,另一对应设为磁体,所述磁性涡流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相对运动产生电涡流,继而通过导体的电阻作用实现散热耗能减振。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各所述旋转件均具有旋转中心,每一所述旋转件的所述转动端距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端距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各所述旋转件包括类菱形旋转件,各所述类菱形旋转件的所述连接端具有相邻且相等的两条第一邻边,所述转动端具有相邻且相等的两条第二邻边,所述第一邻边与所述第二邻边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邻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邻边。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类菱形旋转件的对角线交点与所述旋转中心重合。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随结构物的振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后恢复到最初位置。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弹力筋或者sma棒。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弹性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四个sma棒,四个所述sma棒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所述旋转板以及所述连杆均位于四个所述sma棒形成的间隙内。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轴以及分设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保护板,两个所述旋转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上,各所述第二磁性件分设于各所述保护板的端部。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为永磁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为导体板,所述永磁体设为方型,所述导体板对应设为弧型。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各所述旋转端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所述永磁体,所述导体板对应设为四个,分设于两个所述保护板的两端,各所述永磁体的厚度呈变化设置,以使所述永磁体与对应的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15、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与输电塔等结构直接连接,安装方便简单;旋转配合组件采用杠杆运动的原理,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随着结构物振动而发生运动时,第一磁性件会与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电涡流达到减振耗能的目的;由于采用非接触式结构形式,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互不接触,不存在漏油或者构件磨损等现象,后期维护保养方便、快捷,经济效能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旋转件均具有旋转中心,每一所述旋转件的所述转动端距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大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端距所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旋转件包括类菱形旋转件,各所述类菱形旋转件的所述连接端具有相邻且相等的两条第一邻边,所述转动端具有相邻且相等的两条第二邻边,所述第一邻边与所述第二邻边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邻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菱形旋转件的对角线交点与所述旋转中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在相互靠近或远离后恢复到最初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弹力筋或者sma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四个sma棒,四个所述sma棒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所述旋转板以及所述连杆均位于四个所述sma棒形成的间隙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轴以及分设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保护板,两个所述旋转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上,各所述第二磁性件分设于各所述保护板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为永磁体,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为导体板,所述永磁体设为方型,所述导体板对应设为弧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旋转端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所述永磁体,所述导体板对应设为四个,分设于两个所述保护板的两端,各所述永磁体的厚度呈变化设置,以使所述永磁体与对应的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包括连接组件、旋转配合组件以及磁性涡流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旋转配合组件,包括两个旋转件以及两个连杆,各旋转件均具有连接端以及转动端,各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各旋转件的连接端;磁性涡流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分别设于两个转动端,第二磁性件间隔设于连接组件上、且与各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组合拉杆的自复位耗能放大型电涡流阻尼器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减振阻尼器耗能有限,阻尼力不方便调节,且不具备自复位能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华,马瑞升,程志鹏,吴思远,毕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