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54224发布日期:2023-06-13 21:2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1、现在的建筑设计,许多的建筑外立面采用飘板、飘窗及其他外立面线条的做法,该部分结构均设置在结构梁以外。若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这些构件往往需进行二次结构的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不但加大了人工、周转材的投入,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影响工期、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属后续二次结构的施工,前期的外脚手架的搭设需预留作业操作空间,存在着大量的临边防护部位,大大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其结构,通过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达到提升建筑效率、安全指数和施工质量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构件制作运输;预制构件的吊装;预制构件的防水处理;预制构件与相邻主体结构的连接。

4、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及构造进行深化设计,满足预制构件现场安装的尺寸要求及复合外墙陶瓷块料的模数尺寸要求,确定预制构件吊点位置预留吊环,确定预留锚筋的位置。

5、优选的,所述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通过bim技术建立预制构件的钢筋及模板三维模型,进行预制构件的模板、钢筋自动放样、自动化加工。

6、优选的,所述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预制构件制作及运输过程中使用二维码技术对追踪管理功能的应用,对预制构件的加工、预制、运输、安装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定位和管理。

7、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的吊装包括根据预制构件的定位位置在楼板上放好定位线,固定定位卡箍,铺设高性能座浆料,安装可调式支撑连杆的固定支座,将预制构件吊运到安装位置放好,通过可调式支撑连杆调整角度。

8、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防水处理包括预制构件与楼面之间水平缝的防水处理,预制构件与现浇筑主体结构接缝位置的防水处理,预留孔洞的防水处理,装修阶段的防水处理。

9、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与相邻主体结构连接包括预制构件与相邻现浇主体结构的连接,通过预制构件制作时预留的锚筋伸进后浇筑的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中进行锚固的方式进行连接,包括与竖向受力构件墙柱连接和水平受力构件框架梁的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竖向受力构件墙柱的钢筋绑扎顺序为预留锚筋调直校正、箍筋分层预放预制排、箍筋与锚筋临时绑扎固定、墙柱纵筋向摆放、箍筋与纵向钢筋绑。

11、优选的,所述水平受力构件框架梁的钢筋绑扎顺序为预留锚筋调直校正、箍筋分段预排、梁纵向筋摆放、梁纵向筋两端绑扎固定、箍筋分布定位、箍筋与梁筋绑扎。

12、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飘窗构件。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二次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大大减少了在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工程造价;本发明通过bim技术建立二次结构预制构件的钢筋及模板三维模型和数字化加工技术,进行二次结构预制构件的模板、钢筋自动放样、自动化加工,提高预制构件几何尺寸及钢筋的制作精度。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场生产制作,实行标准化制作、标准化养护,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及构造进行深化设计,满足预制构件现场安装的尺寸要求及复合外墙陶瓷块料的模数尺寸要求,确定预制构件吊点位置预留吊环,确定预留锚筋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通过bim技术建立预制构件的钢筋及模板三维模型,进行预制构件的模板、钢筋自动放样、自动化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包括预制构件制作及运输过程中使用二维码技术对追踪管理功能的应用,对预制构件的加工、预制、运输、安装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定位和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的吊装包括根据预制构件的定位位置在楼板上放好定位线,固定定位卡箍,铺设高性能座浆料,安装可调式支撑连杆的固定支座,将预制构件吊运到安装位置放好,通过可调式支撑连杆调整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防水处理包括预制构件与楼面之间水平缝的防水处理,预制构件与现浇筑主体结构接缝位置的防水处理,预留孔洞的防水处理,装修阶段的防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与相邻主体结构连接包括预制构件与相邻现浇主体结构的连接,通过预制构件制作时预留的锚筋伸进后浇筑的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中进行锚固的方式进行连接,包括与竖向受力构件墙柱连接和水平受力构件框架梁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受力构件墙柱的钢筋绑扎顺序为预留锚筋调直校正、箍筋分层预放预制排、箍筋与锚筋临时绑扎固定、墙柱纵筋向摆放、箍筋与纵向钢筋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受力构件框架梁的钢筋绑扎顺序为预留锚筋调直校正、箍筋分段预排、梁纵向筋摆放、梁纵向筋两端绑扎固定、箍筋分布定位、箍筋与梁筋绑扎。

10.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飘窗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其结构,包括,预制构件制作运输;预制构件的吊装;预制构件的防水处理;预制构件与相邻主体结构的连接。本申请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二次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大大减少了在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郑汝飞,郝瑾,周汉辉,谭颖诗,汪漫漫,童军辉,吴嘉颖,郑昊,武智鑫,李根,雷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