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5556发布日期:2023-07-05 13: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工人们需要对房屋的墙面进行施工作业,首先是在砖头墙面上均匀抹上一层水泥,然后再根据需求在水泥外面覆上保温材料等等,当工人作业时,对于低处的墙面工人站在地面上即可操作,但对于高处的墙面,工人们必须搭建脚手架来作业,但是这样在对墙面施工时,随着施工地点移动,需要不停的拆建脚手架,十分麻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对墙面进行施工的时候,水泥等材料会有大量落在地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数组滚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拐角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下表面中间设置有底筒,所述底筒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构,一侧所述导柱上固定安装有接料机构。

3、优选的,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拐角处设置有四根立柱,导柱贯穿升降台并滑动插接在立柱中。

4、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的中心杆,中心杆的上段外壁上开设有螺纹,中心杆插接在底筒中且中心杆和底筒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中心杆底端设置有从动齿轮;

5、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安装柱,安装柱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配合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盘,对接盘上开设有数个卡槽。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有滑柱,滑柱上滑动连接有内板,内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数根弹性柱,在电机组件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两根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外环,内板嵌入外环的内壁中,内板和外环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轮。

8、优选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有接料框,接料框中设置有中心框,中心框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轴,内轴中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通过连接带连接;

9、优选的,所述内轴的两端连接有螺旋叶片,在接料框内底面中心框的两侧设置有落料孔,落料孔的底部设置有集料斗。

10、一种建筑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1、s1:将设备移动至待施工作业的墙边;

12、s2:工人携带所需工具上到升降台上表面;

13、s3:控制伸缩杆伸长将外环前推,进而使得外环将内板推动,弹性柱被压缩且端部抵在对接盘的表面,控制启动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带动滑柱转动,进而使得滑柱带动内板转动,当弹性柱和卡槽对齐时,弹性柱伸长卡在卡槽中,卡槽可随着内板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且带动中心杆转动,可使得底筒推动升降台上升,进而将工人移动至高处作业位置;

14、s4:在工人对墙面施工作业的时候,施工材料往下掉落被接料框接住,伸缩杆收缩使得内板和对接盘分离,电机组件启动可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轮和内轴转动,接料框内部的螺旋叶片同步转动,可使得接料框内的材料往中间输送,材料从落料孔进入集料斗中集中落下并被回收起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在对墙面进行施工作业的时候,不需要反复搭建脚手架,只需要将设备移动至施工处即可,十分方便、高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接住施工掉落的材料,并且可以将这些材料集中收集起来,以便于回收使用,从而减小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17、2.在对墙面高处施工作业时,工人携带所需工具和材料上到升降台上表面,控制伸缩杆伸长将外环前推,进而使得外环将内板推动,弹性柱被压缩且端部抵在对接盘的表面,控制启动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带动滑柱转动,进而使得滑柱带动内板转动,当弹性柱和卡槽对齐时,弹性柱伸长卡在卡槽中,卡槽可随着内板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且带动中心杆转动,可使得底筒推动升降台上升,进而将工人移动至高处作业位置;

18、3.在工人对墙面施工作业的时候,施工材料往下掉落被接料框接住,伸缩杆收缩使得内板和对接盘分离,电机组件启动可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轮和内轴转动,接料框内部的螺旋叶片同步转动,可使得接料框内的材料往中间输送,材料从落料孔进入集料斗中集中落下并被回收起来。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数组滚轮(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拐角处设置有导柱(3),所述导柱(3)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台(4),所述升降台(4)的下表面中间设置有底筒(6),所述底筒(6)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构,一侧所述导柱(3)上固定安装有接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4)的上表面拐角处设置有四根立柱(5),导柱(3)贯穿升降台(4)并滑动插接在立柱(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中间位置的中心杆(7),中心杆(7)的上段外壁上开设有螺纹,中心杆(7)插接在底筒(6)中且中心杆(7)和底筒(6)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在中心杆(7)底端设置有从动齿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组件(14),电机组件(14)的输出轴连接有滑柱(15),滑柱(15)上滑动连接有内板(18),内板(1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数根弹性柱(19),在电机组件(14)的一侧壁上安装有两根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端部连接有外环(17),内板(18)嵌入外环(17)的内壁中,内板(18)和外环(1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1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轮(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有接料框(21),接料框(21)中设置有中心框(22),中心框(2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轴(23),内轴(23)中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轮(24),第二传动轮(24)和第一传动轮(20)通过连接带连接;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建筑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包括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置有数组滚轮,底板的上表面拐角处设置有导柱,导柱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下表面中间设置有底筒,底筒连接有升降机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构,一侧导柱上固定安装有接料机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及建筑施工方法,在对墙面进行施工作业的时候,不需要反复搭建脚手架,只需要将设备移动至施工处即可,十分方便、高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接住施工掉落的材料,并且可以将这些材料集中收集起来,以便于回收使用,从而减小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东,陈秋,陈国宇,郑銮,陈国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国东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