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杆件、预制梁与预制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4907发布日期:2023-07-19 17: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ALC杆件、预制梁与预制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alc杆件,以及通过该alc杆件制成的预制梁和预制柱。


背景技术:

1、梁和柱均属于杆件,一般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均为实心结构,质量往往较大,浇筑后需要养护,因此施工周期较长。

2、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和耐火性好的优点,但也存在抗压强度不高、抗拉强度低、对钢筋的握裹力差等缺点,因此蒸压加气混凝土不能直接用作承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alc杆件,目的是实现杆件的轻量化并保证其强度。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alc杆件,包括柱状的杆体,杆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杆体包括侧面和两个端面,杆体的侧面设置至少一条贯穿两个端面且平直的侧面加强带,侧面加强带的中心线与杆体的中心线平行,杆体的侧面还设置至少一圈环向加强带,环向加强带对应的平面与杆体的中心线垂直,环向加强带与侧面加强带相交相连,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均为现浇、预制或者部分现浇部分预制的补强体,并且补强体且具有配筋。

3、为了优化alc杆件受力后的变形,进一步的是:侧面加强带的数量为偶数,侧面加强带沿杆体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

4、为了使alc杆件可通过侧面加强带的配筋与其他结构进行拉结,进一步的是:侧面加强带的配筋的两端分别延长至对应端面之外。

5、为了确保环向加强带的环箍约束的作用了,进一步的是:环向加强带的配筋与侧面加强带的配筋在相交处相连,并且环向加强带的配筋位于侧面加强带的配筋的外侧。

6、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均为具有配筋的补强体,补强体与配筋相互结合,提高加强带的自身强度,并对杆体起到补强的作用,具体的:补强体为砂浆、细石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高强石膏、环氧树脂灌浆料等。

7、具体的:杆体的外轮廓呈四棱柱的形状,四棱柱仅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侧面加强带,或四个侧面均设置侧面加强带;或者杆体的外轮廓呈圆柱的形状,圆柱的周围均匀设置侧面加强带。

8、为了便于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的生产,进一步的是:杆体的表面沿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分别设置凹槽,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均位于凹槽处,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的表面与杆体对应的表面齐平、凸出对应的表面或低于对应表面。

9、凹槽在其横截面上可以为任意形状,为了优化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的补强作用,也为了便于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的生产,具体的:凹槽在其横截面上呈槽口槽底等大的形状或者槽口大于槽底的形状。例如,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在各自横截面上呈矩形、半圆形、梯形或扇环形。

10、本发明alc杆件的有益效果是:alc杆件的杆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使alc杆件具有轻质的特点。alc杆件主要受到与杆体中心线垂直的荷载时,杆体的一侧受压,相对的另一侧受拉,侧面加强带弥补了杆体的受拉能力和/或受压能力,环向加强带使侧面加强带与杆体紧密连接,不容易分离,提高了侧面加强带对杆体的补强作用,同时还抑制剪力较大部位(如支座处)受剪斜裂缝的产生,提高了alc杆件的抗剪承载力。alc杆件主要受到与杆体中心线平行的荷载时,例如alc杆件作为立柱主要受压时,侧面加强带弥补杆体的受压能力,环向加强带限制了杆体受压后的膨胀变形,进一步提高了侧面加强带与杆体的整体受压承载力。杆体设置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既提高了alc杆件承受与杆体的中心线平行的荷载的能力,也提高了alc杆件承受与杆体的中心线垂直的荷载的能力。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梁,目的是实现预制梁的轻量化并保证其强度。预制梁的梁体为上述任一alc杆件,杆体的外轮廓呈四棱柱的形状,杆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并且梁体的底面设有侧面加强带,或者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侧面加强带。

12、为了保证预制梁的抗压强度,进一步的是: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凹槽,侧面加强带位于凹槽内并且与对应的侧面齐平,侧面加强带的配筋为柱状的钢筋笼或钢筋网片。

13、为了避免支模浇注补强体,进一步的是:梁体顶面的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为现浇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梁体其他位置的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为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

14、本发明预制梁的有益效果是:梁体应力集中的底面通过侧面加强带进行补强,或者应力集中的顶面和底面分别通过侧面加强带进行补强,并且通过环向加强带进行环向约束,梁体的其他部位为轻质、强化较低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在保证梁体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了预制梁的轻量化。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柱,目的是实现预制柱的轻量化并保证其强度。预制柱,预制柱的柱体为上述任一alc杆件,预制柱的侧面为杆体的侧面,杆体的侧面均匀布置侧面加强带。

16、为了避免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的现浇,具体的: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为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或者为部分预制部分现浇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

17、本发明预制柱的有益效果是:预制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也即是主要承受与杆体的中心线平行的荷载,柱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膨胀变形,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对柱体起到补强作用,并且环向加强带还起到环箍的作用,保证了柱体的抗压能力。



技术特征:

1.alc杆件,包括柱状的杆体(1),杆体(1)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杆体(1)包括侧面和两个端面,其特征在于:杆体(1)的侧面设置至少一条贯穿两个端面且平直的侧面加强带(2),侧面加强带(2)的中心线与杆体(1)的中心线平行,杆体(1)的侧面还设置至少一圈环向加强带(3),环向加强带(3)对应的平面与杆体(1)的中心线垂直,环向加强带(3)与侧面加强带(2)相交相连,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均为现浇、预制或者部分现浇部分预制的补强体,并且补强体具有配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侧面加强带(2)的数量为偶数,侧面加强带(2)沿杆体(1)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侧面加强带(2)的配筋的两端分别延长至对应端面之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环向加强带(3)的配筋与侧面加强带(2)的配筋在相交处相连,并且环向加强带(3)的配筋位于侧面加强带(2)的配筋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补强体为砂浆、细石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高强石膏或环氧树脂灌浆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杆体(1)的外轮廓呈四棱柱的形状,四棱柱仅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侧面加强带(2),或四个侧面均设置侧面加强带(2);或者杆体(1)的外轮廓呈圆柱的形状,圆柱的周围均匀设置侧面加强带(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杆体(1)的表面沿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分别设置凹槽,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均位于凹槽处,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的表面与杆体(1)对应的表面齐平、凸出对应的表面或低于对应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lc杆件,其特征在于:凹槽在其横截面上呈槽口槽底等大的形状或者槽口大于槽底的形状。

9.预制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的梁体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alc杆件,杆体(1)的外轮廓呈四棱柱的形状,杆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并且梁体的底面设有侧面加强带(2),或者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侧面加强带(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梁体的顶面和底面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凹槽,侧面加强带(2)位于凹槽内并且与对应的侧面齐平,侧面加强带(2)的配筋为柱状的钢筋笼或钢筋网片。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梁体顶面的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为现浇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梁体其他位置的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为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

12.预制柱,其特征在于:预制柱的柱体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alc杆件,预制柱的侧面为杆体(1)的侧面,杆体(1)的侧面均匀布置侧面加强带(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柱,其特征在于:侧面加强带(2)和环向加强带(3)为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或者为部分预制部分现浇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杆件,以及通过该ALC杆件制成的预制梁和预制柱,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目的是实现杆件的轻量化并保证其强度。ALC杆件,包括柱状的杆体,杆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杆体的侧面设置至少一条侧面加强带,侧面加强带与杆体的中心线平行,杆体的侧面还设置至少一圈环向加强带,环向加强带对应的平面与杆体的中心线垂直,环向加强带与侧面加强带相交相连,侧面加强带和环向加强带均为现浇或者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预制梁的梁体为上述ALC杆件,杆体的外轮廓呈四棱柱,杆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梁体的顶面和底面,梁体的底面设有侧面加强带。预制柱的柱体为上述ALC杆件,预制柱的侧面为杆体的侧面,杆体的侧面均匀布置侧面加强带。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胜斌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