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6086发布日期:2023-11-08 17:3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常设置后浇带来防止结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差变形等因素导致地下室超长结构产生结构裂缝。

2、当地下室剪力墙上设置后浇带的时候,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不从后浇带位置外漏,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钢丝网对后浇带两侧进行封堵。但是采用此种方法封堵,会导致钢丝网嵌入混凝土中,单层钢丝网的强度难以阻挡流塑态混凝土,常规做法就是多绕几圈钢丝网,如此就造成了此处一团钢丝网形成了割裂带,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对后浇带两侧进行剔凿,如果剔凿不干净,就会造成结构真空断裂,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导致后浇带界面结构存在失稳、渗漏风险。

3、基于此,亟需一种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通过本发明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的结构设计,为剪力墙后浇带位置处的浇筑施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拦截结构,并能重复使用。

2、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设置于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的端面之上,

4、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包括由若干支模合页拼叠构成的拦截件;

5、所述支模合页包括销轴和两片叶片,两叶片分别与销轴铰接,并能够分别绕所述销轴进行90°开合;

6、所述销轴顶端设有待凹槽的接头,所述销轴底端设有凸出的插头,相邻支模合页经插头与接头进行插接相连。

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支模合页的两叶片展开时,所述支模合页的宽度与待施工剪力墙宽度相同。

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护合页的叶片高度与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在竖直方向的间隔距离相同。

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中各支模合页拼接位置处存在缝隙结构,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贯穿通过所述缝隙结构。

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还包括合页支撑杆;

11、所述合页支撑杆横向设置于后浇带区域,且两端分别顶靠支撑支模合页。

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合页支撑杆包括支撑螺杆和可调螺杆,

13、所述支撑螺杆为管状结构,一端设置有支撑底座,另一端管口固定设有手动螺母;

14、所述可调螺杆一端贯穿手动螺母并插接于所述支撑螺杆内,所述可调螺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与手动螺母的内螺纹匹配,所述可调螺杆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底座。

15、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

16、一种剪力墙施工方法,所述剪力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s1:绑扎剪力墙钢筋框架,并于剪力墙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的端面之上设置由若干支模合页拼叠构成的拦截件;

18、s2:于剪力墙后浇带区域横向设置合页支撑杆,所述合页支撑杆两端分别顶靠支撑支模合页;

19、s3:预留后浇带,并完成剪力墙浇筑;

20、s4:待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拆除拦截件及合页支撑杆,以待重复使用。

2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模合页包括销轴和两片叶片,两叶片分别与销轴铰接,并能够分别绕所述销轴进行90°开合;

22、所述销轴顶端设有待凹槽的接头,所述销轴底端设有凸出的插头,相邻支模合页经插头与接头进行插接相连;

23、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支模合页的两叶片展开时,所述支模合页的宽度与待施工剪力墙宽度相同;

24、所述支护合页的叶片高度与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在竖直方向的间隔距离相同;

25、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中各支模合页拼接位置处存在缝隙结构,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贯穿通过所述缝隙结构。

26、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合页支撑杆包括支撑螺杆和可调螺杆,

27、所述支撑螺杆为管状结构,一端设置有支撑底座,另一端管口固定设有手动螺母;

28、所述可调螺杆一端贯穿手动螺母并插接于所述支撑螺杆内,所述可调螺杆外壁设有外螺纹与手动螺母的内螺纹匹配,所述可调螺杆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底座。

29、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的结构设计,为剪力墙后浇带位置处的浇筑施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拦截结构,提升了带后浇带的剪力墙的施工效率;且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能重复使用,增加了装置的经济性,节约了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设置于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的端面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模合页的两叶片展开时,所述支模合页的宽度与待施工剪力墙宽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合页的叶片高度与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在竖直方向的间隔距离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中各支模合页拼接位置处存在缝隙结构,待施工剪力墙中植入的各横向钢筋贯穿通过所述缝隙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还包括合页支撑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支撑杆包括支撑螺杆和可调螺杆,

7.一种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合页包括销轴和两片叶片,两叶片分别与销轴铰接,并能够分别绕所述销轴进行90°开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模合页的两叶片展开时,所述支模合页的宽度与待施工剪力墙宽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力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支撑杆包括支撑螺杆和可调螺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及剪力墙施工方法,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设置于后浇带两侧的剪力墙的端面之上,所述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包括由若干支模合页拼叠构成的拦截件;所述支模合页包括销轴和两片叶片,两叶片分别与销轴铰接,并能够分别绕所述销轴进行90°开合;所述销轴顶端设有待凹槽的接头,所述销轴底端设有凸出的插头,相邻支模合页经插头与接头进行插接相连。通过本发明剪力墙后浇带端面支挡构造的结构设计,为剪力墙后浇带位置处的浇筑施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拦截结构,并能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可,彭德坤,熊伟,万红波,刘世国,陈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