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4716发布日期:2023-10-06 2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声学作为边缘科学且目前并不被重视的科学领域,近几十年来研究缓慢。虽然目前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传统的高层建筑楼板隔离撞击声效果很差,而常出现结构层地面受到撞击产生的噪声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而造成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和谐。

2、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受困于楼板撞击噪声的影响,对于建筑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降噪楼面构造应运而生。现有的降噪楼面构造采用保温隔音层结合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该保温隔音层使用过玻璃纤维棉板、聚乙烯发泡与交联聚乙烯保温卷材、聚酯纤维复合卷材、发泡橡胶保温隔声垫,以具有保温、导热系数低等性能,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而水泥砂浆与细石混凝土做找平的施工工艺容易对保温隔音层材料产生破坏,从而容易导致声桥产生,而影响楼面构造的降低楼板撞击噪音效果,进而缺乏普遍推广、适用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可显著降低楼板撞击噪音影响与。

2、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在结构层地面上形成有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

5、步骤s2:在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上平整摊铺自流平石膏浆液,并经凝固形成为自流平石膏层。

6、步骤s3:在自流平石膏层喷洒雾化的防水剂,喷洒于自流平石膏层上的防水剂部分渗透进入自流平石膏层内,且防水剂经固化对自流平石膏表层起到防水及增强结构强度作用;

7、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8、子步骤s11:利用粘接胶点将聚氨酯隔声减震垫粘贴于结构层地面上,经固化后的粘接胶点形成为粘合在结构层地面和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之间的约束阻尼单元,并在墙体、与地面衔接的三个维度阴、阳转角处粘贴三维度转角垫、在墙面安装竖向隔声片,使三维度转角垫靠贴于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上并与相邻的竖向隔声片衔接;

9、子步骤s12:对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之间的缝隙、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竖向隔声片之间的缝隙、及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三维度转角垫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10、在子步骤s12中,利用eva拼缝粘胶带对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之间的缝隙、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竖向隔声片之间的缝隙、及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三维度转角垫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11、在子步骤s12中,待eva拼缝粘胶带粘贴于缝隙处,再通过滚压器沿着eva拼缝粘胶带进行滚压贴实。

12、在子步骤s11中,而待聚氨酯隔声减震垫粘贴于结构层地面上后,再在墙体的转角处粘贴三维度转角垫,然后沿着墙面安装竖向隔声片。

13、所述三维度转角垫包括水平部、以及用于粘贴在墙体转角处外并呈相互垂直的两围设壁体;所述水平部设置在两围设壁体的下端,并用于靠贴于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上。

14、所述步骤s1还包括子步骤s101;在开始子步骤s11之前设置所述子步骤s101;所述子步骤s101:将需要形成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的结构层地面分为多个呈矩形的铺装区域,并依据所述多个铺装区域的尺寸裁切出多个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在子步骤s11中,利用粘接胶点将多个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分别一一对应地粘贴于各铺装区域上。

15、所述步骤s1还包括子步骤s102;在完成子步骤s101之后,并在开始子步骤s11之前设置所述子步骤s102;所述子步骤s102;在结构层地面上注上所述粘接胶点。

16、在子步骤s102中,先沿着各铺装区域的长度方向依次标识多个施胶定位点单元;其中,各施胶定位点单元均包括沿着铺装区域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施胶点a、以及位于两施胶点a之间的施胶点b;在子步骤s102中,而待施胶定位点单元进行标识后,在各施胶点a、施胶点b上均形成有所述粘接胶点。

17、所述首个施胶定位点单元的施胶点a与所在铺装区域的相邻宽向边沿之间的距离为30mm。

18、在子步骤s11中,在结构层地面的高差与非浮筑区域分隔处安装由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定型分隔模。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通过采用步骤s1-s3的结合,并通过将步骤s1采用子步骤s11和子步骤s12的结合,可利用聚氨酯隔声减震垫11粘贴于结构层地面上,并通过在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上平整摊铺自流平石膏浆液经凝固形成为自流平石膏层,可减少施工过程中设备周转、人员活动对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的破坏,能够充分发挥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的吸声隔声与阻尼特性,同时,将固化后的粘接胶点形成为粘合在结构层地面和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之间的约束阻尼单元,利用约束阻尼单元的约束阻尼特性,消耗结构层地面撞击振动产生的能量,减振降噪,增强改善结构层地面撞击噪声的效果,从而可显著降低楼板撞击噪音,提高降噪效果;而且,还可减少产生声桥的因素影响,控制振动与传递的噪声,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此外,还可提高防水效果,并可降低施工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并可扩展自流平石膏层的应用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s12中,利用eva拼缝粘胶带对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之间的缝隙、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竖向隔声片之间的缝隙、及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与三维度转角垫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s12中,待eva拼缝粘胶带密封缝隙后,再通过滚压器沿着eva拼缝粘胶带进行滚压贴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s11中,而待聚氨酯隔声减震垫粘贴于结构层地面上后,然后沿着墙面安装竖向隔声片,再在墙体的转角处粘贴三维度转角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度转角垫包括水平部、以及用于粘贴在墙体转角处外并呈相互垂直的两围设壁体;所述水平部设置在两围设壁体的下端,并用于靠贴于聚氨酯隔声减震垫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子步骤s101;在开始子步骤s11之前设置所述子步骤s101;所述子步骤s101:将需要形成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的结构层地面分为多个呈矩形的铺装区域,并依据所述多个铺装区域的尺寸裁切出多个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在子步骤s11中,利用粘接胶点将多个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分别一一对应地粘贴于各铺装区域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子步骤s102;在完成子步骤s101之后,并在开始子步骤s11之前设置所述子步骤s102;所述子步骤s102;在结构层地面上注上所述粘接胶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s102中,先沿着各铺装区域的长度方向依次标识多个施胶定位点单元;其中,各施胶定位点单元均包括沿着铺装区域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施胶点a、以及位于两施胶点a之间的施胶点b;在子步骤s102中,而待施胶定位点单元进行标识后,在各施胶点a、施胶点b上均形成有所述粘接胶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个施胶定位点单元的施胶点a与所在铺装区域的相邻宽向边沿之间的距离为3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s11中,在结构层地面的高差与非浮筑区域分隔处安装由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定型分隔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降噪楼面构造的浮筑与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结构层地面上形成有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步骤S2:在聚氨酯隔声减震垫层上形成为自流平石膏层;步骤S3:在自流平石膏层喷洒雾化的防水剂;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S11:利用粘接胶点将聚氨酯隔声减震垫粘贴于结构层地面上,在墙面安装竖向隔声片,并在墙体、与地面衔接的三个维度阴、阳转角处粘贴三维度转角垫;子步骤S12:进行密封处理。本发明可避免声桥产生,增强改善结构层楼面撞击噪声的影响,从而可显著提高降噪效果,满足住宅建筑健康舒适性对楼板撞击隔声的要求;并可提高防水效果,扩展自流平石膏找平的应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尚宵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