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71606发布日期:2023-09-16 15:4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而得到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结构体系之一,其发展尤为迅速。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相关配套技术仍沿用于传统建筑,叠合板、叠合梁等水平构件安装时仍需要设置大量临时支撑,且随着建筑层高的增加,支撑杆件的布置更加密集。这便带来了以下问题:

2、(1)施工现场仍然需要大量临时支撑,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模板支撑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相关措施费用并未明显较少,这也是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于现浇结构的原因之一;

3、(2)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水平构件临时支撑的搭设和拆除工序,且由于叠合板、叠合梁下临时支撑对作业面的限制,导致现场无法及时进行二次结构穿插施工,施工进度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未得到加快,甚至更慢,没有体现出装配式建筑快速建造的优势;

4、(3)混凝土楼板安装于叠合梁上时,如果采用密拼连接,那么相邻楼板之间的间距需要进行控制,在吊装时,由于楼板的晃动以及叠合梁之间的间距与楼板的长度相近,因此需要不断的通过多次起吊和放下的操作进行微调才能使楼板安装至指定位置,这就导致间距调整困难,且施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装配式建筑施的水平构件安装时,需要采用若干支撑,导致施工慢成本高的问题,以及装配式相邻楼板之间的间距调整困难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普通混凝土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矩形设置,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分别对称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方,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均固定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端,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对称设有挑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两端均放置于挑耳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两端与挑耳接触的部分上设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用以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在挑耳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4、进一步,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滚轮组件,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端部与挑耳接触的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预埋设有倒u型架,所述倒u型架的封闭端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设有与之匹配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头部端贯穿倒u型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且位于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外部,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端上设有与倒u型架转动限位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第一螺杆的螺纹端滑动限位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挑耳的长度方向一致。

5、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端上设有上下间距设置的限位环,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接于第一螺杆上,且通孔位于限位环之间。

6、进一步,所述滑移机构还包括与滚轮机构配套使用的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一端伸缩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另一端上均设有套孔,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均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控制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伸缩的牵拉组件。

7、进一步,所述牵拉组件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头部端固定于第一滑板的立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端滑动穿过第二滑板的立板上部,且所述第二滑板的立板上部固定设有与第二螺杆匹配的第二螺母。

8、进一步,所述第二滑板设置套孔一端的外侧还串接设有至少一块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板上,所述套接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套孔。

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预制混凝土柱定位吊装至指定位置;

11、s2、预制混凝土柱吊装安装完成后,在预制混凝土柱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安装临时斜撑;

12、s3、斜撑安装完成后,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定位吊装;

13、s4、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吊装完成后,对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定位吊装,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端部吊装放置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挑耳上,若干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之间采用密拼连接;

14、s5、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叠合层钢筋绑扎及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待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即可进行上层预制构件吊装。

15、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使用滑移机构对相邻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进行间隙调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41、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吊装前,拧动第一螺杆,使部分滚轮位于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于挑耳接触面的外部;

17、s42、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端部放置于挑耳上之后,通过将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套孔分别套接于相邻的第一螺栓上,然后转动第二螺杆,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滑动缩短,滚轮在挑耳表面滚动,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向另一安装好的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逐渐靠近,进而缩小二者之间的间距;

18、s43、间距满足要求之后,转动第一螺杆,使滚轮收回至安装槽内,进而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端面直接放置于挑耳上;

19、s44、利用乙炔切割机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表面上方的第一螺杆切除。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发明框架体系中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上滑移机构的设置,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吊装放置于挑耳上之后,施工人员只需要施加较小的外力下即可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在挑耳上进行滑移,进而容易对相邻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而无需在调整时进行多次吊装操作;

22、(2)本发明施工方法中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作为水平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自身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构件跨中可以不用设置临时竖向支撑,实现免支撑;

23、(3)施工现场免去了水平构件竖向临时支撑的设置,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及现有装配式建筑技术,省去了模板支撑部分的措施费用,节约了施工成本;

24、(4)施工现场免去了水平构件竖向临时支撑的设置,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及现有装配式建筑技术,省去了水平构件临时支撑的搭设和拆除工序,同时施工现场可以更快地进行二次结构穿插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土建部分单层施工工期相较于现有装配式建筑技术可减少约25%~40%。

25、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普通混凝土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矩形设置,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分别对称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方,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均固定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端,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对称设有挑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两端均放置于挑耳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两端与挑耳接触的部分上设有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用以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在挑耳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滚轮组件,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端部与挑耳接触的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预埋设有倒u型架,所述倒u型架的封闭端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设有与之匹配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头部端贯穿倒u型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且位于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外部,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端上设有与倒u型架转动限位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第一螺杆的螺纹端滑动限位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挑耳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端上设有上下间距设置的限位环,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接于第一螺杆上,且通孔位于限位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还包括与滚轮机构配套使用的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一端伸缩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另一端上均设有套孔,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均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设有控制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伸缩的牵拉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头部端固定于第一滑板的立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端滑动穿过第二滑板的立板上部,且所述第二滑板的立板上部固定设有与第二螺杆匹配的第二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设置套孔一端的外侧还串接设有至少一块套接板,所述套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板上,所述套接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套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使用滑移机构对相邻预应力混凝土楼板进行间隙调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普通混凝土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矩形设置,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分别对称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方,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两端均浇注固定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上端,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对称设有挑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两端均放置于挑耳上。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装配式建筑施的水平构件安装时,需要采用若干支撑,导致施工慢成本高的问题,以及装配式相邻楼板之间的间距调整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王涛,席野菟,刘界鹏,毛芳芳,谢翔,邓召祥,陈鹏宇,相瀛昌,罗浪,吴先哲,李利峰,范路,付也,罗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技集团西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