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8442发布日期:2024-01-23 12: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渗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民用建筑不断发展,许多建筑都开始采用倒置式屋面结构,也就是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的设计。倒置式屋面结构在铺设时通常是在最上层设置刚性保护层,接着再在刚性保护层下设置保温层、防水层等结构。

2、防水层之上的结构不具备防水性能,其与落水口之间容易出现供雨水渗漏的间隙,当雨水渗透时,防水层上就会出现积水的情况。防水层上发生积水时,一般只能从保温层的缝隙中缓慢渗流。因此,在倒置式屋面落水口施工时,通常会采用各种密封材料进行封堵与落水口连接的外部环境,防止雨水从落水口外周侧渗入保温层。

3、但是,采用密封材料封堵的做法比较依赖施工操作,如果出现施工误差、不规范,或者其他诸如热胀冷缩的因素,都容易使密封处再次产生缝隙,出现渗漏的情况。而渗漏时防水层上处于积水状态,如果不及时排水,防水层可能出现雨水继续渗漏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防水层上出现积水的情况下将积水排出,降低出现防水层渗漏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包括

4、落水管,安装于屋面,所述落水管形成有落水孔,所述落水管沿周向形成有环绕所述落水孔的安装槽,所述落水管形成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进水孔;

5、所述落水管形成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一侧连通所述安装槽底部以及所述落水孔;

6、吸水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吸水部环绕所述落水孔;

7、挤压板,上下滑动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挤压板位于所述吸水部顶部;

8、集水盒,上下滑动于所述落水孔内,所述集水盒形成有集水腔;

9、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落水管,所述集水盒盛满水流前,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集水盒处于靠近所述落水孔孔口位置,所述集水盒盛满水流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集水盒向下滑动;

10、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落水管,所述集水盒向下滑动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吸水部;

11、封堵板,滑动于所述集水盒底部,所述封堵板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集水腔底部腔口;

12、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落水管,所述挤压板挤压吸水部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封堵板打开所述集水腔底部腔口;

13、所述集水盒内水流排出后,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集水盒向上运动;

14、所述集水盒向上运动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封堵板封堵所述集水腔底部腔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导致防水层上出现积水时,吸水部不断吸水,使得积水不断向进水管汇集;同时集水盒收集从孔口进入落水孔的雨水,直至控制组件控制集水盒进入向下运动状态,此时动力组件驱动挤压条向下挤压吸水部,使得吸水部内吸收水流通过出水孔进入落水孔内。集水盒向下运动使得挤压板挤出吸水部内水流时,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打开集水腔底部腔口,此时集水腔内水流快速排出,之后动力组件驱动挤压板以及集水盒向运动前位置运动。集水盒向运动前位置运动时,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封堵集水腔底部腔口,使得集水盒再次进入雨水收集状态。整个过程简单,在防水层上出现积水的情况下能够将积水排出,降低出现防水层渗漏的可能。

16、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块以及控制弹簧;

17、所述落水管形成有与所述落水孔连通的控制槽,所述控制块滑动在控制槽内;

18、所述控制弹簧安装在控制槽内,所述控制弹簧驱动所述控制弹簧凸入所述落水孔内;

19、所述控制块倾斜形成有控制面,所述集水盒底部滑动于所述控制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弹簧驱动控制条凸入落水孔内,使得集水盒的重量不足以推动控制块滑动至端部与集水盒侧部接触时,集水盒能够保持邻近落水孔孔口的状态,有利于保持吸水部的状态。

21、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条以及动力弹簧;

22、所述动力条有多个且上下滑动于所述落水管,所述动力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挤压板内壁以及所述集水盒外壁;

23、所述动力弹簧安装于所述落水管,所述动力弹簧驱动所述动力条向上运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条联动挤压板以及集水盒;动力弹簧驱动动力条向上运动,使得挤压板以及集水盒向运动前的位置运动。

2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上驱动块、下驱动块、第一推动条以及第二推动条;

26、所述第一推动条以及所述第二推动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板相背两侧侧壁;

27、所述上驱动块以及所述下驱动块相对设置于所述落水孔孔壁,所述上驱动块与所述下驱动块上下错位设置;

28、所述上驱动块倾斜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推动块滑动的上驱动面,所述第一推动块滑动于所述上驱动面时,所述上驱动块驱动所述封堵板封堵所述集水腔底部腔口;

29、所述下驱动块倾斜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推动块滑动的下驱动面,所述第二推动块滑动于所述下驱动面时,所述下驱动块驱动所述封堵板打开所述集水腔底部腔口。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推动条滑动于下驱动面时,封堵板打开集水腔底部腔口;第一推动条滑动于上驱动面时,封堵板封堵集水腔底部腔口。

31、可选的,所述集水盒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落水孔连通的滑孔,所述封堵板滑动于所述滑孔;

32、所述集水盒设置有位于所述滑孔顶部孔壁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封堵板滑动接触。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封堵封堵板与滑孔顶部孔壁之间的间隙,减少雨水渗漏的可能。

34、可选的,所述进水孔底部孔壁与防水层顶端处于同一平面。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雨水进入进水孔。

36、可选的,所述落水管外周侧沿周向形成有挡水板,所述落水管形成有将所述挡水板拦截水流引入所述落水孔的输水孔。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水板拦截雨水,减少防水层上积水的数量。

38、可选的,所述挡水板形成有朝所述输水孔引导水流的输水面。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水面将拦截的雨水向输水孔引导、传输。

40、可选的,所述落水管倾斜设置有朝所述集水盒引导水流的引水板,所述引水板有多个且沿周向设置于所述落水孔周侧孔壁。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水板向集水盒汇集,使得雨水较少时,雨水也能够向集水腔汇集。

4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43、1.防水层上出现积水时通过吸水部吸收积水,加速积水向进水孔汇集的速度,同时通过集水盒的上下运动带动挤压板挤压吸水部,使得吸水部保持在吸水能力较强的状态,并通过出水孔排出吸水部吸收的水流;

44、2.通过挡水板拦截落水管周侧的渗水,减少防水层上积水的数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块(51)以及控制弹簧(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动力条(61)以及动力弹簧(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上驱动块(72)、下驱动块(73)、第一推动条(7)以及第二推动条(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4)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落水孔(11)连通的滑孔(42),所述封堵板(41)滑动于所述滑孔(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3)底部孔壁与防水层顶端处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1)外周侧沿周向形成有挡水板(8),所述落水管(1)形成有将所述挡水板(8)拦截水流引入所述落水孔(11)的输水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8)形成有朝所述输水孔(17)引导水流的输水面(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1)倾斜设置有朝所述集水盒(4)引导水流的引水板(9),所述引水板(9)有多个且沿周向设置于所述落水孔(11)周侧孔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屋面落水口结构,涉及防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落水管;吸水部;挤压板,挤压板位于吸水部顶部;集水盒,上下滑动于落水孔内;控制组件,集水盒盛满水流前,控制组件控制集水盒处于靠近落水孔孔口位置,集水盒盛满水流后,控制组件控制集水盒向下滑动;动力组件,集水盒向下滑动时,动力组件驱动挤压板挤压吸水部;封堵板,封堵板打开或者封闭集水腔底部腔口;驱动组件,挤压板挤压吸水部后,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打开集水腔底部腔口;集水盒内水流排出后,动力组件驱动集水盒向上运动;集水盒向上运动时,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封堵集水腔底部腔口。本申请能够在防水层上出现积水的情况下将积水排出,降低出现防水层渗漏的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庄龙星,庄威,邱人松,鄢继镛,黄敏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集茂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