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1069发布日期:2023-12-05 19:3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国家为改善居住水平而推行的重大民生工程,而大多数多层住宅是双跑楼梯间,楼梯间与新加的电梯井、候电梯厅的连接一般在休息平台标高,需要上或下半层才能入户即“错层入户”。然而,大多数用户希望通过水平走廊或斜坡走道入户即“平层入户”或“亚平层入户”,通过水平走道入户需要拆除原有楼梯踏步及平台重新设置单跑楼梯和水平走道,这样对原房屋结构造成危害,且投资较大。由于大多数住宅的层高在3.10米以内,要是不拆除楼梯踏步就通过斜坡入户,势必造成原梯口梁底净空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和斜坡很陡(大于1:3.0)无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不需拆除原楼梯踏步而原梯口梁底净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和斜坡坡道小于1:3.2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住宅的层高在3.10米以内,要是不拆除楼梯踏步就通过斜坡入户,势必造成原梯口梁底净空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和斜坡很陡(大于1:3.0)无法使用等问题。

2、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原楼梯间休息平台梯口梁的一层地面下设置桩基或利用原基础设置地梁作为组合钢柱的基础,施工组合钢柱,组合钢柱用于支撑各层休息平台梯口梁;

4、s2,施工各层休息平台梯口梁顶部加高部分;

5、s3,待此加高部分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凿除上行踏步板底以下梁混凝土,原梁箍筋弯折后粉水泥砂浆保护,实现梁底标高提高;

6、s4,施工电梯井和候梯厅楼板至顶;

7、s5,拆除原楼梯间外墙;

8、s6,施工斜坡走道以及施工延长的楼梯踏步直至底层。

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桩基设置在原楼梯间休息平台梯口梁的中点位置的一层地面下。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原梁箍筋保留一定长度。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施工电梯井和候梯厅楼板的方法为从下到上分层施工。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拆除原楼梯间外墙的方法为从上到下分层拆除。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斜坡走道包括三种不同的走道。

14、优选的,所述三种走道分别为:防滑坡道、缓坡踏步以及斜坡。

15、优选的,所述防滑坡道为锯齿形防滑坡道。

16、优选的,所述斜坡走道还包括楼梯栏杆。

17、优选的,所述梁底至斜坡走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0mm。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利用组合钢柱支撑休息平台梯口梁,在上行踏步段对梯口梁顶部进行加高加固,凿除上行踏步板底以下的梯口梁混凝土,实现梁底净空加高,进而使得原梯口梁底净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和斜坡坡道小于1:3.2。

20、2、本发明通过将斜坡走道分成三条形状不同的面层,一条为锯齿形防滑坡道、一条为缓坡踏步、一条为较窄的斜坡;人行时,一侧走防滑坡道、另一侧走缓坡踏步,且实现老人通过缓坡踏步行走;推轮椅时,让车轮在踏步两侧的坡道上行走,陪护人员在踏步上行走。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桩基设置在原楼梯间休息平台梯口梁的中点位置的一层地面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原梁箍筋保留一定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施工电梯井和候梯厅楼板的方法为从下到上分层施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拆除原楼梯间外墙的方法为从上到下分层拆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斜坡走道包括三条不同的形式的走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不同的形式走道分别为:防滑坡道、缓坡踏步以及斜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坡道为锯齿形防滑坡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走道还包括楼梯栏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至斜坡走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领域,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楼梯间休息平台梯口梁的一层地面下设置桩基或利用原基础设置地梁作为组合钢柱的基础,施工组合钢柱,组合钢柱用于支撑各层休息平台梯口梁;S2,施工各层休息平台梯口梁顶部加高部分;S3,待此加高部分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凿除上行踏步板底以下梁混凝土,原梁箍筋弯折后粉水泥砂浆保护,实现梁底标高提高;本发明通过利用组合钢柱支撑休息平台梯口梁,在上行踏步段对梯口梁顶部进行加高加固,凿除上行踏步板底以下的梯口梁混凝土,实现梁底净空加高,进而使得原梯口梁底净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和斜坡坡道小于1:3.2。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建农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