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1624发布日期:2024-01-06 23:2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钢筋套筒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筋机械连接是钢筋之间的连接件或其他辅助装置通过机械咬合作用,将一根钢筋与另一根钢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连接件或其他辅助装置传递力(主要为拉力)的一种连接方式。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两端钢筋被固定不能转动、两钢筋轴向相对位置无法调整或调整比较困难、钢筋接头所处空间狭小,且基本无法采用焊接形式或者焊接工程量较大时,通常现场使用套筒冷挤压或加长丝头和套筒进行机械连接。套筒冷挤压钢筋连接时,上下钢筋很难保持统一线型,从而容易导致套筒冷挤压连接后的钢筋连接件的抗拉强度远小于钢筋主材的抗拉强度,接头性能不稳定,除此之外,套筒冷挤压连接还存在挤压工具笨重、挤压速度慢等缺点。套筒和钢筋加长丝头进行机械连接时,套筒先拧在钢筋加长丝头一端,套筒端部与丝头端部平齐,对接钢筋连接时将套筒向另一端钢筋丝头上拧转,但套筒连接后,加长丝头外露丝扣数较多,且加长丝头外露丝扣部位钢筋直径较钢筋原材直径较小,将会导致其外露部位钢筋抗拉强度远小于钢筋原材的抗拉强度。该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包括第一根钢筋、用于连接第一根钢筋的凸型套筒、第二根钢筋、镶贴于第二根钢筋端头螺纹处的内衬组件和用于连接凸型套筒和内衬组件的外套筒,所述内衬组件包括按照预定切割方式切割而成的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按照预定顺序组装镶贴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螺纹上,所述凸型套筒由标准段、过渡段和凸出段组成,所述标准段的内侧、凸出段的外侧、内衬组件的内外两侧及外套筒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内螺纹。

3、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标准段与第一根钢筋的端部相连接,所述标准段的内侧螺纹直径与第一根钢筋的端头螺纹直径相同,所述标准段的螺纹长度应略小于第一根钢筋的端头螺纹长度,且不得超过两个丝扣长度。

4、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凸出段的长度应保证第一根钢筋与第二根钢筋的可靠连接,所述凸出段直径应与第二根钢筋连接段螺纹直径和两倍的内衬组件的壁厚之和,且与所述内衬组件外径相同。

5、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内螺纹有与第一根钢筋的连接端螺纹呈相匹配设置,第一外螺纹方向应于第一根钢筋的螺纹方向相同,且第二外螺纹相同并相顺接。

6、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内衬组件的内径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螺纹直径相同,所述内衬组件的外径与凸出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螺纹及第一外螺纹的螺纹相匹配。

7、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按照内衬组件的圆心方向均等切割为三等份,且形成120度的圆弧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预定安装顺序镶贴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的螺纹上,所述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第一外螺纹呈顺接设置。

8、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内衬组件的长度应略大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螺纹长度,且保证安装完成后第二根钢筋的端头外露螺纹数量不得大于两丝,所述外套筒的长度等于内衬组件长度与凸出段的长度之和,所述外套筒的外径应于标准段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套筒的内径应于内衬组件的外径相同。

9、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根钢筋的螺纹、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内螺纹和第二根钢筋的螺纹均为旋转方向相同的螺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11、通过旋转凸型套筒与第一根钢筋螺纹咬合连接,保证在钢筋不能移动不能转动的情况下完成连接,再通过用外套筒将镶贴在第二根钢筋上的内衬组件和凸型套筒凸出段的螺纹咬合对顶连接,既保证了第二根钢筋可移动不可转动的情况下的可靠连接,又能保证第二根钢筋外露丝扣数不大于两丝,从而达到钢筋连接件的抗拉强度满足要求的目的,大大增加的钢筋连接件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在实践应用中,该置依靠机械连接能够实现钢筋笼、成型钢筋骨架中钢筋的可靠连接,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现场施工的各种情况,且费用低、效果好、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包括第一根钢筋(1)、用于连接第一根钢筋(1)的凸型套筒(2)、第二根钢筋(5)、镶贴于第二根钢筋(5)端头螺纹处的内衬组件(3)和用于连接凸型套筒(2)和内衬组件(3)的外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件(3)包括按照预定切割方式切割而成的的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所述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按照预定顺序组装镶贴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螺纹上,所述凸型套筒(2)由标准段(201)、过渡段(202)和凸出段(203)组成,所述标准段(201)的内侧、凸出段(203)的外侧、内衬组件(3)的内外两侧及外套筒(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螺纹(204)、第一外螺纹(205)、第二内螺纹(304)、第二外螺纹(305)和第三内螺纹(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段(201)与第一根钢筋(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标准段(201)的内侧螺纹直径与第一根钢筋(1)的端头螺纹直径相同,所述标准段(201)的螺纹长度应略小于第一根钢筋(1)的端头螺纹长度,且不得超过两个丝扣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段(203)的长度应保证第一根钢筋(1)与第二根钢筋(5)的可靠连接,所述凸出段(203)直径应与第二根钢筋(5)连接段螺纹直径和两倍的内衬组件(3)的壁厚之和,且与所述内衬组件(3)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螺纹(204)有与第一根钢筋(1)的连接端螺纹呈相匹配设置,第一外螺纹(205)方向应于第一根钢筋(1)的螺纹方向相同,且第二外螺纹(305)相同并相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件(3)的内径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螺纹直径相同,所述内衬组件(3)的外径与凸出段(203)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内螺纹(304)和第二外螺纹(305)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螺纹及第一外螺纹(205)的螺纹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按照内衬组件(3)的圆心方向均等切割为三等份,且形成120度的圆弧部件,所述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预定安装顺序镶贴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的螺纹上,所述第二内螺纹(304)和第二外螺纹(305)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第一外螺纹(205)呈顺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件(3)的长度应略大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螺纹长度,且保证安装完成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外露螺纹数量不得大于两丝,所述外套筒(4)的长度等于内衬组件(3)长度与凸出段(203)的长度之和,所述外套筒(4)的外径应于标准段(201)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套筒(4)的内径应于内衬组件(3)的外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根钢筋(1)的螺纹、第一内螺纹(204)、第一外螺纹(205)、第二内螺纹(304)、第二外螺纹(305)和第三内螺纹(401)和第二根钢筋(5)的螺纹均为旋转方向相同的螺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标准化成套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根钢筋1、用于连接第一根钢筋1的凸型套筒2、第二根钢筋5、镶贴于第二根钢筋5端头螺纹处的内衬组件3和用于连接凸型套筒2和内衬组件3的外套筒4,其特征在于:内衬组件3包括按照预定切割方式切割而成的的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第一部件301、第二部件302和第三部件303按照预定顺序组装镶贴于第二根钢筋5的端头螺纹上。在实践应用中,该置依靠机械连接能够实现钢筋笼、成型钢筋骨架中钢筋的可靠连接,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现场施工的各种情况,且费用低、效果好、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垒,段越,葛利军,谭亚利,田文辉,石云梦,王希明,王进佩,张小兵,王锟,刘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西部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