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以及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0393发布日期:2024-02-22 20: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以及泵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以及泵车。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指定位置的工程机械车辆,输送管会随着臂架变幅摆动到较高或者较远的位置,以实现物料的精准输送定位。支架用于将泵车臂架组件和输送管连接,支架用于固定输送管。

2、在进行泵用作业时,混凝土通过泵送系统加压,使混凝土进入输送管中,混凝土对输送管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以及输送管自重产生的外载通过支架传递至泵车臂架组件,因此支架是保证了泵车作业是否安全与稳定的重要部件。

3、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支架受力形式近似于悬臂梁结构,支架与泵车臂架组件焊接处为固定端,支架输送管连接处为加载端。随着泵送作业高度和泵送量的提升,泵送产生的冲击载荷相应增加,支架受外部载荷影响剧烈。支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支架容易发生开裂等损坏,严重影响泵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4、为了减少支架开裂现象,相关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支架和泵车臂架组件之间焊接多根管子,多根管子可以增加支架的连接点数量。另一种方式是在支架和泵车臂架组件之间焊接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加支架的连接强度。

5、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泵车臂架组件自身的结构复杂,后续使用过程中支架还是经常出现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以及泵车,用以提高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的结构抗疲劳特性,减少用于固定物料输送管的支架出现开裂现象的几率。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包括:

3、臂架,被构造为箱型的;所述臂架设置有安装孔;

4、支架,一端插入所述臂架的安装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臂架的外侧;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通孔;

5、物料输送管,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以及

6、加强环,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加强环包括第二通孔;所述加强环、所述支架、所述臂架形成由内至外的多层结构;所述加强环被构造为在所述支架的内部对所述支架起到加强作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加强环的壁体的厚度是非均匀的,所述加强环对应所述安装孔处的壁厚大于所述加强环其他部分的壁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的外壁包括:

9、内凹段,位于所述加强环轴向方向的中间区域;所述内凹段被构造为朝着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的内部凹陷,所述内凹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具有间隙;

10、第一平整段,位于所述内凹段的一侧,所述第一平整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及

11、第二平整段,位于所述内凹段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平整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加强环的壁体的厚度是均匀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与所述第一通孔过盈配合,且过盈量为0.02mm~0.06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中:

15、将所述加强环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冷却,以缩小所述加强环的外径;

16、将缩小外径的所述加强环安装至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

17、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和所述第一通孔形成过盈配合。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中:

19、将所述支架在第二设定温度下加热,以增加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的内径;

20、将所述加强环安装至增大内径的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

21、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和所述第一通孔形成过盈配合。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中:

23、将所述加强环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冷却,以缩小所述加强环的外径;将所述支架在第二设定温度下加热,以增加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的内径;

24、将缩小外径的所述加强环安装至增大内径的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

25、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和所述第一通孔形成过盈配合。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臂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所述支架,多个所述支架共同支撑所述物料输送管;每个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都安装有所述加强环或者位于所述臂架的首、尾处的每个所述支架的第一通孔中安装有所述加强环。

2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泵车,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

28、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利用内部空间实现对外部载荷合理分配,不需要占用臂架和支架的外部空间,而是在支架内部安装加强环,通过加强环对臂架和支架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起到加强作用;有效提升了支架抗疲劳性能,减少了整个结构因疲劳引起的开裂现象,保证整车的作业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20)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加强环(4)的壁体的厚度是非均匀的,所述加强环(4)对应所述安装孔(10)处的壁厚大于所述加强环(4)其他部分的壁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外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20)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加强环(4)的壁体的厚度是均匀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与所述第一通孔(20)过盈配合,且过盈量为0.02mm~0.0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20)中:将所述加强环(4)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冷却,以缩小所述加强环(4)的外径;将缩小外径的所述加强环(4)安装至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中;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4)和所述第一通孔(20)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20)中:将所述支架(2)在第二设定温度下加热,以增加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的内径;将所述加强环(4)安装至增大内径的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中;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4)和所述第一通孔(20)形成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4)被构造为采用以下方式安装至所述第一通孔(20)中:将所述加强环(4)在第一设定温度下冷却,以缩小所述加强环(4)的外径;将所述支架(2)在第二设定温度下加热,以增加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的内径;将缩小外径的所述加强环(4)安装至增大内径的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中;等待至室温,所述加强环(4)和所述第一通孔(20)形成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臂架(1)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所述支架(2),多个所述支架(2)共同支撑所述物料输送管(3);每个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中都安装有所述加强环(4)或者位于所述臂架(1)的首、尾处的每个所述支架(2)的第一通孔(20)中安装有所述加强环(4)。

10.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以及泵车,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减少用于固定物料输送管的支架出现开裂现象的几率。泵车抗疲劳臂架组件包括臂架、支架、物料输送管以及加强环。臂架被构造为箱型的;臂架设置有安装孔;支架的一端插入臂架的安装孔内,支架的另一端位于臂架的外侧;支架包括第一通孔。物料输送管固定于支架的另一端。加强环安装于支架的第一通孔中,且与第一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加强环包括第二通孔;加强环、支架、臂架形成由内至外的多层结构;加强环被构造为在支架的内部对支架起到加强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占用臂架和支架的外部空间,而是在支架内部安装加强环,通过加强环对臂架和支架连接处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龙,陈鑫,马洪锋,田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徐工国重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