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0950发布日期:2023-10-02 03:0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铁管养生领域,具体是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


背景技术:

1、球墨铸铁管具有抗腐蚀性强、强度高、韧性好、壁薄、耐冲击、安装简单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水和石油管道。球墨铸铁管使用前,管内涂衬水泥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即在球墨铸铁管内表面喷涂一层水泥砂浆,水泥涂衬合格后,需将球墨铸铁管吊入养生池中养生,以确保水泥衬层快速达到合格的使用强度。传统的球墨铸铁管养生工序为:水泥涂衬——天车吊运——放入养生池——养生完毕——天车吊出——叉车转运——水泥内磨。传统养生池养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完成水泥涂衬的球墨铸铁管直接分层堆放在养生池内,这种铁管堆积在养生池内的做法,使得球墨铸铁管只能整批整池进出养生池,如果要取出养生池底层的铸铁管,必须将所有上方的铸铁管全部吊出后,才能取出底层的铸铁管;二是,先吊运至养生池的球墨铸铁管处于养生池底部,其养生时间大于后进入养生池的球墨铸铁管,造成铸管养生时间不均匀,内衬快速强化质量不统一;三是,天车吊运过程中,操作人员需站在养生池侧遥控操作,存在操作安全隐患。

2、申请号为cn202120581767.3、名称为“球磨铸铁管蒸汽养生装置”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养生装置,其由养生池、蒸汽组件、管体调整机构和夹持机构组成,蒸汽组件设于养生池底部,管体调整机构竖向滑动设于养生池内壁上,夹持机构用于连接天车或吊车,用于夹持并吊运待养生的铸管管体至养生池内。该专利主要实现管体在养生池内部可被二次移动,以达到每层铸管管体均按照规则码放,使铸铁管养生更为均匀,还是没有解决铸铁管只能整池进出的问题、铸铁管养生时间、质量不统一的问题,以及需人工指挥天车吊运、操作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以实现铸铁管养生的精准、分批、自动、安全存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包括:养生间、履带式输送组件、升降组件、蒸汽组件;

4、所述养生间设置于水泥涂衬车间及成品库之间,下方开设有进管口、出管口及封闭门,养生间内两侧安装有分层设置的多个存放架,养生间中间留有升降通道;

5、所述履带式输送组件包含有电机驱动的第一履带组件及第二履带组件,其起始端设置于水泥涂衬车间内,穿过所述进管口及出管口后,终止端设置于成品库处;第一履带组件及第二履带组件平行设置,前进方向与球墨铸铁管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6、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养生间的正下方,且位于第一履带组件及第二履带组件之间,完成球墨铸铁管在履带式输送组件与养生间之间的转运;升降组件上平行设置有两套履带式转运组件;

7、所述存放架上平行设置有两套履带式存放组件;调节升降组件的升降,履带式存放组件可与履带式转运组件相对正,实现球墨铸铁管的转运;

8、所述蒸汽组件由蒸汽喷嘴及蒸汽发生装置组成,所述蒸汽喷嘴设置于养生间的内侧壁,位于相邻两层存放架之间,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养生间外,所述蒸汽喷嘴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

9、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在履带式存放组件上方增设活动式管架,所述管架上设置多个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与球墨铸铁管的外径相匹配。

10、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在养生间的侧壁增设监测口,并在监测口内增设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监测口安装有透明亚克力板材。

11、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所述第一履带组件由第一履带支架、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变频电机及履带本体组成;所述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安装于连接框架上;所述变频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主动轮相连接;所述履带本体安装于第一履带支架,并由第一主动轮通过变频电机驱动,实现在第一履带支架上的循环转动;所述履带本体上等间隔设置有梯形凸状结构;所述第二履带组件与第一履带组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及驱动方式相同。

12、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所述履带式存放组件由架体、存放主动轮、存放从动轮、存放履带及存放电机所组成;所述存放主动轮、存放从动轮及存放履带安装于架体上;存放电机的输出端与存放主动轮相连接。

13、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所述存放履带上设置有等间隔均匀布设的第一三角形齿,所述管架底部设置有与第一三角形齿相匹配的第二三角形齿。

14、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所述升降组件由剪刀式升降架、液压缸、底座及液压泵所组成;剪刀式升降架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套履带式转运组件,履带式转运组件结构与履带式存放组件相同。

15、上述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所述封闭门为滑轨式推拉门,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推拉门、第二推拉门组成;第一推拉门安装于养生间内的轨道上,第二推拉门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第一推拉门相同。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球墨铸铁管养生采用养生池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在水泥涂衬车间及成品库之间设置地上养生间的方式,在水泥涂衬车间、养生间及成品库之间设置有履带式输送组件。该方式的优点主要有:一是,传统养生池内铸铁管分层存放,铸铁管只能整批整池进出养生池,采用养生间的方式,其内铸铁管分层存放,类似于货架,存取某一层铸铁管时,无需对所有铸铁管进行转运;二是,不用天车吊装,通过设置在养生间下方的升降组件,实现铸铁管从履带式输送组件至养生间的转运,无需人员站立天车下指挥吊运,无安全隐患;三是,采用履带式输送组件连接水泥涂衬车间、养生间及成品库,实现铸铁管的转运,流水线式作业方式安全可靠;四是,可以精确控制某一层铸铁管的养生时间,随时存取任意一层铸铁管,实现铸管养生时间均匀,内衬快速强化质量统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养生池养生需吊运球墨铸铁管,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独立存取、养生时间不统一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生间(1)、履带式输送组件(2)、升降组件(3)、蒸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履带式存放组件(5)上方增设活动式管架(9),所述管架(9)上设置多个梯形凹槽(9-1),所述梯形凹槽(9-1)与球墨铸铁管(10)的外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养生间(1)的侧壁增设监测口,并在监测口内增设温湿度监测组件;所述监测口安装有透明亚克力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组件(2-1)由第一履带支架(2-1-1)、第一主动轮(2-1-2)、第一从动轮(2-1-3)、变频电机(2-1-4)及履带本体(2-1-5)组成;所述第一主动轮(2-1-2)及第一从动轮(2-1-3)安装于第一履带支架(2-1-1)上;所述变频电机(2-1-4)输出端与第一主动轮(2-1-2)相连接;所述履带本体(2-1-5)安装于第一履带支架(2-1-1),并由第一主动轮(2-1-2)通过变频电机(2-1-4)驱动,实现在第一履带支架(2-1-1)上的循环转动;所述履带本体(2-1-5)上等间隔设置有梯形凸状结构(2-1-6);所述第二履带组件(2-2)与第一履带组件(2-1)的结构、连接关系及驱动方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存放组件(5)由架体(5-1)、存放主动轮(5-2)、存放从动轮(5-3)、存放履带(5-4)及存放电机所组成;所述存放主动轮(5-2)、存放从动轮(5-3)及存放履带(5-4)安装于架体(5-1)上;存放电机的输出端与存放主动轮(5-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履带(5-4)上设置有等间隔均匀布设的第一三角形齿(5-4-1),所述管架(9)底部设置有与第一三角形齿(5-4-1)相匹配的第二三角形齿(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由剪刀式升降架(3-1)、液压缸(3-3)、底座(3-4)及液压泵所组成;剪刀式升降架(3-1)上方平行设置有两套履带式转运组件(3-2),履带式转运组件(3-2)结构与履带式存放组件(5)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1-3)为滑轨式推拉门,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推拉门(1-3-1)、第二推拉门(1-3-2)组成;第一推拉门(1-3-1)安装于养生间内的轨道(1-3-3)上,第二推拉门(1-3-2)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第一推拉门(1-3-1)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养生装置,包括养生间、履带式输送组件、升降组件、蒸汽组件及温湿度监测组件;养生间设置于水泥涂衬车间及成品库之间,其内设置有蒸汽组件,下方开设有进管口、出管口及封闭门,养生间内两侧安装有分层设置的多个存放架,中间留有通道;履带式输送组件,起始端设置于水泥涂衬车间内,终止端设置于成品库内,用于输送球墨铸铁管;升降组件设置于养生间的正下方,用于球墨铸铁管在履带式输送组件与养生间之间的转运;蒸汽组件由设置于养生间内的蒸汽喷口及设置于养生间外的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养生池养生需吊运球墨铸铁管,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独立存取、养生时间不统一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