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1051发布日期:2023-09-02 10:0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制,具体是一种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释放夹杂于混凝土里的空气,尤其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轨枕、建筑模板等大型构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预制件的密实度需要达到较高的设计要求。现有技术中针对振捣技术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将模具放置在振动平台上进行成型振动,由于振动平台与模具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因此,振动效率低,噪音大,工艺效果差。其二是在模具底部安装若干振动电机,安装人工投入大,如通过机械连接,其振动破坏比较大,机械结构无法承受,或寿命极短,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通过磁吸连接,磁铁易碎的特性也无法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成本高,不可靠,因此,缺少一种满足流水线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捣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混凝土预制振捣的问题,发明一种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

2、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包括连接模具振动电机、底座、定位座、振动单元,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座和振动单元,振动单元包括:减震导柱、减震元件、振动板、磁铁,底座上分布设置两个减震导柱,振动板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适配减震导柱上端的下沉孔,减震导柱套设有减震元件,减震导柱上端外露于减震元件并伸入振动板底部下沉孔内,振动电机固定于振动板底部,振动板上面设置有若干上沉孔,上沉孔内固定设置有磁铁。

4、振动板的若干上沉孔内还设置有垫片。

5、垫片包括上厚垫片、中间薄片、下厚垫片,磁铁为永磁铁,磁铁设置有螺纹孔,磁铁、上厚垫片、中间薄片、下厚垫片依次放置于上沉孔内,振动板的上沉孔底部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钉,螺钉依次穿过下厚垫片、中间薄片、上厚垫片螺纹连接磁铁。

6、磁铁上平面低于振动板上平面。

7、磁铁上平面与振动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s为0.1-2mm。

8、磁铁上平面与振动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s为0.5mm。

9、振动板两端设置角座,角座设置有竖向的缸孔,顶升缸设置有前端法兰,底座上对应顶升缸固定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内设置大弹簧,顶升缸缸体朝下穿过缸孔伸入导向筒内压靠大弹簧,缸孔与缸体间隙配合。

10、振动单元还包括导柱法兰, 减震导柱下端设置凸缘,导柱法兰套装减震导柱的凸缘,固定减震导柱于底座上。

11、减震元件为弹性橡胶体或弹簧,定位座上设置有适配模具底部定位孔的尖头。

12、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两个平行设置于模具的底部,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振动单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振动单元与底座非硬连接,可以大大提高振捣幅值和频率,实现高精度振捣控制、高质量的振动性能,通过磁铁进行吸附连接,磁铁无接触连接,不易损坏,且吸附力可通过垫片增减调节,满足振捣工艺下振动板磨损工况,模具的分离通过顶升缸液压驱动分离,强度高,且浮动式的顶升缸,不参与振捣,不受振动电机的振动干扰,不泄漏且工作寿命可靠,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14、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混凝土预制生产中的振捣工艺设备,是振捣设备的革命性创新。



技术特征:

1.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包括连接模具(16)的振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定位座(2)、振动单元,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座(2)和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减震导柱(4)、减震元件(6)、振动板(12)、磁铁(13),底座(1)上分布设置两个减震导柱(4),所述振动板(12)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适配减震导柱(4)上端的下沉孔,所述减震导柱(4)套设有减震元件(6),减震导柱(4)上端外露于减震元件(6)并伸入振动板(12)底部下沉孔内,所述振动电机(3)固定于振动板(12)底部,振动板(12)上面设置有若干上沉孔,上沉孔内固定设置有磁铁(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12)的若干上沉孔内还设置有垫片(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5)包括上厚垫片(1501)、中间薄片(1502)、下厚垫片(1503),磁铁(13)为永磁铁,磁铁(13)设置有螺纹孔,磁铁(13)、上厚垫片(1501)、中间薄片(1502)、下厚垫片(1503)依次放置于上沉孔内,振动板(12)的上沉孔底部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螺钉(14),螺钉(14)依次穿过下厚垫片(1503)、中间薄片(1502)、上厚垫片(1501)螺纹连接磁铁(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13)上平面低于振动板(12)上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13)上平面与振动板(12)上平面之间的距离s为0.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13)上平面与振动板(12)上平面之间的距离s为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12)两端设置角座(11),所述角座(11)设置有竖向的缸孔,顶升缸(9)设置有前端法兰(10),底座(1)上对应顶升缸(9)固定设置有导向筒(7),所述导向筒(7)内设置大弹簧(8),顶升缸(9)缸体朝下穿过缸孔伸入导向筒(7)内压靠大弹簧(8),缸孔与缸体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还包括导柱法兰(5), 所述减震导柱(4)下端设置凸缘,导柱法兰(5)套装减震导柱(4)的凸缘,固定减震导柱(4)于底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元件(6)为弹性橡胶体或弹簧,定位座(2)上设置有适配模具(16)底部定位孔的尖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两个平行设置于模具(16)的底部,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振动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本技术包括连接模具振动电机、底座、定位座、振动单元,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座和振动单元,振动单元包括:减震导柱、减震元件、振动板、磁铁,底座上分布设置两个减震导柱,振动板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适配减震导柱上端的下沉孔,减震导柱套设有减震元件,减震导柱上端外露于减震元件并伸入振动板底部下沉孔内,振动电机固定于振动板底部,振动板上面设置有若干上沉孔,上沉孔内固定设置有磁铁,本永磁铁吸附附着式振捣台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赵孝虎,杨绪才,汪才智,王朝林,谷俊,程俊红,骆海剑,王文博,刘鹏飞,胡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