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0813发布日期:2023-10-14 18:5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梁柱施工,具体是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安全方面,传统方法为搭设模架、通过控制架体的高度来处理不等高预制梁的问题。在免支撑体系下采用搭设模架的方法来控制的话就无法体现其免支撑的价值。工序繁琐,工作量增多,方法不够科学。现场工人常常为了减少工作量,梁底模架搭设宽度通常较窄,支撑体系较为细长,易引发脚手架的坍塌事故。

2、在进度方面,传统方法适用范围较小,又不能兼顾模板封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

3、在成本方面,当传统垫块不适用时,预制梁高差区域,采用传统模板支模加固封堵,工作量繁重,且在免撑体系中梁底必须搭设临时支撑架用于支撑。传统方法造成了大量的模板、模架材料浪费,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在质量方面,传统垫块不适用时,用于封堵梁高差区域的模板,加固方式比较繁琐,常因加固方式不合理,封堵不严,导致涨模、漏浆等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两个预制梁,两个所述预制梁设置在预制柱的上方位置,还包括;

3、垫高组件,所述垫高组件设置在预制柱与两个预制梁之间,所述垫高组件包括两个预制混凝土块,且预制混凝土块与预制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4、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对预留孔,且每对预留孔分别开设在两个预制混凝土块上。

5、优选的,所述预制柱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与预留孔同轴设置的预埋孔。

6、优选的,每个所述预埋孔内均预埋固定有螺纹钢柱,且螺纹钢柱的顶端与预留孔相插接。

7、优选的,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块内均设置有加固组件。

8、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环形螺纹钢筋,且多个环形螺纹钢筋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横置钢筋。

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0、其一:本实用新型采用提前预埋螺纹钢柱的形式,在预制梁吊装前,提前将对应规格尺寸的预制混凝土块安装完毕,垫块区域既有封堵此方向混凝土的作用,又有支撑梁端的作用,不用再独立支模,避免了后期模架拆除问题,进而避免了模架产生的一切安全隐患;

11、其二:本实用新型即解决了高差问题,又减少了柱头封模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12、其三: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混凝土块与预埋螺纹钢柱连接,避免了高差区域柱头封模工序,又避免了梁底模架工作量,大大缩小了生产成本;

13、其四:本实用新型预埋的螺纹钢柱与预制混凝土块结合紧密,且不用单独支模封堵,较好的避免了此处因常规封堵产生的质量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包括预制柱(1)和两个预制梁(2),两个所述预制梁(2)设置在预制柱(1)的上方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对预留孔(31),且每对预留孔(31)分别开设在两个预制混凝土块(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与预留孔(31)同轴设置的预埋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埋孔(11)内均预埋固定有螺纹钢柱(4),且螺纹钢柱(4)的顶端与预留孔(31)相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块(3)内均设置有加固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环形螺纹钢筋(33),且多个环形螺纹钢筋(3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横置钢筋(3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梁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柱与不等高预制梁的免模板节点施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两个预制梁,两个所述预制梁设置在预制柱的上方位置,还包括;垫高组件,所述垫高组件设置在预制柱与两个预制梁之间,所述垫高组件包括两个预制混凝土块,且预制混凝土块与预制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对预留孔,且每对预留孔分别开设在两个预制混凝土块上;本技术采用提前预埋螺纹钢柱的形式,在预制梁吊装前,提前将对应规格尺寸的预制混凝土块安装完毕,垫块区域既有封堵此方向混凝土的作用,又有支撑梁端的作用,不用再独立支模,避免了后期模架拆除问题,进而避免了模架产生的一切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鹏,聂金阁,沈鹏,刘琛,解晨茜,郭超,李庭,陶国海,张利杰,周添翔,章凌,卓立,颜通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