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拉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9936发布日期:2023-07-24 00:2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拉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对拉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支撑体系多采用更为方便的铝模快拆系统。在铝模铝模快拆系统的叠合板的施工过程中,叠合板与铝模板之间往往会存在间隙,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会存在漏浆,从而导致拆模后的现浇板带与叠合板交界处产生错台、漏浆等质量问题,在浇筑完成后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打磨,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拉紧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叠合板施工时,叠合板与铝模板之间存在缝隙,拆模后的现浇板带与叠合板交界处产生错台、漏浆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对拉紧固装置,包括:

4、横杆;

5、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横杆可沿着所述竖向支撑杆的轴向相对所述竖向支撑杆移动调节;

6、卡紧部件,所述卡紧部件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杆,所述横杆和所述卡紧部件用于加紧待紧固物体。

7、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杆两端的下表面。

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的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螺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均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孔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为圆台型支撑;所述圆台型支撑中较大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调节孔为沿着横杆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均可在所述调节孔中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

11、优选地,所述横杆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竖向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横杆螺纹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竖向支撑杆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杆和第二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横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上设置有所述卡紧部件。

13、优选地,所述卡紧部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卡紧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竖向支撑杆螺纹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卡紧部件为山形卡、垫片或其他可用于卡紧的杆状部件。

15、优选地,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卡紧部件水平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上。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拉装置适用于铝模快拆系统,在铝模快拆系统中,铝模板的上表面放置有两块叠合板,两块叠合板之间存在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对拉紧固装置中,竖向支撑杆在两块叠合板之间穿过铝模板,将横杆搭接于两块叠合板之间,并将横杆与竖向支撑杆连接,在铝模板下部的竖向支撑杆设置卡紧部件,通过调节横杆在竖向支撑杆的轴向移动,将卡紧部件卡紧于铝模板的底部,可实现铝模板和叠合板之间的紧固,有效消除铝模板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有效避免拆模后的现浇板带与叠合板交界处产生错台和漏浆的技术问题,并提高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杆两端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的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螺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均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为圆台型支撑;所述圆台型支撑中较大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沿着横杆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均可在所述调节孔中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竖向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横杆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杆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杆和第二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横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上设置有所述卡紧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卡紧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竖向支撑杆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件为山形卡、垫片或可用于卡紧的杆状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拉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卡紧部件水平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拉紧固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叠合板施工时,叠合板与铝模板之间存在缝隙,拆模后的现浇板带与叠合板交界处产生错台、漏浆的技术问题。所述对拉紧固装置包括:横杆;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横杆可沿着竖向支撑杆的轴向相对竖向支撑杆移动调节;卡紧部件,卡紧部件设置于竖向支撑杆,横杆和卡紧部件用于加紧待紧固物体。本技术提供的对拉紧固装置用于建筑技术领域中对铝模板和叠合板之间的紧固。

技术研发人员:慕兴隆,伊新东,郭永宁,任永杰,张林,申张鹏,曹雪峰,吴帅,刘一锋,苏锐,徐嘉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