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3392发布日期:2023-04-21 16: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中,通常使用脚手架来保证各施工顺利进行,如今市面上的脚手架类型很多,如公开号cn107724657b所公开的专利,通过优化脚手架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使得建筑工程用脚手架更加牢固,搭建更加方便。

2、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避免高空坠物,建筑工程脚手架外侧需要设置安全网或爬架网片来进行防护,爬架网片的设置使得脚手架内的施工人员与外部处于一种半隔绝的状态,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实时掌控施工人员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作业侧立柱、扣盘a、外侧立柱、扣盘b、安装槽、连接柱、示意结构、爬架网片、支撑件,所述作业侧立柱侧端等距分布扣盘a,所述外侧立柱设置于作业侧立柱前侧,所述扣盘b等距分布于外侧立柱侧端,且扣盘a对应于扣盘b,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扣盘b前端,所述连接柱通过扣盘a和扣盘b搭建脚手架,所述示意结构安装于前侧上下排列的连接柱之间,所述爬架网片通过安装槽安装于脚手架每层前端,所述支撑件搭放于连接柱。

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示意结构包括支撑柱、凹槽、转槽、转盘、插头,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凹槽,且凹槽对应于连接柱侧端,所述转槽贯穿支撑柱左右两端中部,所述转盘侧端分别对应于转槽上下两端,所述插头轴向固定于转盘前端,且插头后部滑动连接于支撑柱前端中部。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爬架网片包括防护网片、示意标识、指示柱、插槽,所述防护网片前端中部设置示意标识,所述指示柱中部旋转连接于示意标识前端中部,所述插槽开于指示柱中部连接处,且插槽对应于插头。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脚手架外侧设置示意结构,结合安装具有指示功能功能的爬架网片,施工人员通过操作规范来转动指示柱,标明施工人员所在位置与所需交流信息,以便与外界交流和管理人员实时掌控施工人员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作业侧立柱(1)、扣盘a(2)、外侧立柱(3)、扣盘b(4)、安装槽(5)、连接柱(6)、示意结构(7)、爬架网片(8)、支撑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侧立柱(1)侧端等距分布扣盘a(2),所述外侧立柱(3)设置于作业侧立柱(1)前侧,所述扣盘b(4)等距分布于外侧立柱(3)侧端,且扣盘a(2)对应于扣盘b(4),所述安装槽(5)设置于扣盘b(4)前端,所述连接柱(6)通过扣盘a(2)和扣盘b(4)搭建脚手架,所述示意结构(7)安装于前侧上下排列的连接柱(6)之间,所述爬架网片(8)通过安装槽(5)安装于脚手架每层前端,所述支撑件(9)搭放于连接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示意结构(7)包括支撑柱(10)、凹槽(11)、转槽(12)、转盘(13)、插头(14),所述支撑柱(10)上下两端分别开有凹槽(11),且凹槽(11)对应于连接柱(6)侧端,所述转槽(12)贯穿支撑柱(10)左右两端中部,所述转盘(13)侧端分别对应于转槽(12)上下两端,所述插头(14)轴向固定于转盘(13)前端,且插头(14)后部滑动连接于支撑柱(10)前端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架网片(8)包括防护网片(15)、示意标识(16)、指示柱(17)、插槽(18),所述防护网片(15)前端中部设置示意标识(16),所述指示柱(17)中部旋转连接于示意标识(16)前端中部,所述插槽(18)开于指示柱(17)中部连接处,且插槽(18)对应于插头(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作业侧立柱、扣盘A、外侧立柱、扣盘B、安装槽、连接柱、示意结构、爬架网片、支撑件,所述作业侧立柱侧端等距分布扣盘A,所述外侧立柱设置于作业侧立柱前侧,所述扣盘B等距分布于外侧立柱侧端,且扣盘A对应于扣盘B,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扣盘B前端,所述连接柱通过扣盘A和扣盘B搭建脚手架,所述示意结构安装于前侧上下排列的连接柱之间,所述爬架网片通过安装槽安装于脚手架每层前端,所述支撑件搭放于连接柱。本技术解决了爬架网片的设置使得脚手架内的施工人员与外部处于一种半隔绝的状态,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实时掌控施工人员位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田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铭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