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7045发布日期:2023-07-06 10: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屋面建材,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背景技术:

1、现有金属瓦屋面安装光伏瓦时,大多是以bapv(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s,即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的方式安装,具体参见公开号cn217105851u提供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所示,这种安装方式也称为“后安装型”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如光伏瓦)。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后续在建筑屋面安装用于铺设光伏组件的龙骨支撑系统,而安装龙骨支撑系统时,由于需要将龙骨支撑系统穿过屋面原有的防水层后连接于屋面结构上,所以会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故而其防水效果不好;而且,龙骨支撑系统还会增加原有屋面的承重压力;此外,光伏组件还会高出屋面,与屋面形成高低落差,这不仅影响屋面美观,还会带来安全性隐患(如光伏组件坠落)。

2、另外,现有金属瓦屋面安装光伏瓦时,也有直接以光伏板的形式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建筑屋面上,具体参见公开号cn217680107u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及建筑。这种安装方式会使屋面配套的瓦片与光伏组件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而通常屋面配套的瓦片与光伏瓦的模数、高度及防水连接结构不一样,所以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还容易带来漏水隐患,导致其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无需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防水效果好,也不会增加屋面的承重压力,且能使屋面整体基本无高度落差,更美观、安全,结构更简单。

2、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所述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

3、扣接后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还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贴合的左右定位部,且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相互抵接的上下定位部。

4、优选地,扣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水槽。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一表面的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第三贴板,所述第二贴板设于第一贴板与第三贴板之间,且第一贴板连接光伏瓦,而第三贴板远离光伏瓦,所述第一贴板的内侧还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延板;

6、所述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或第三贴板的侧面,与第二连接件的侧面贴合以形成所述左右定位部;所述第一内延板的表面与第二连接件抵接以形成所述上下定位部。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贴板的端部还连有朝第二贴板侧横向延伸的加强板。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倒山字型或正山字型。

9、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且连接金属瓦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二连接板的第四贴板和第五贴板,第四贴板远离金属瓦,而第五贴板设于第四贴板与金属瓦之间;

10、所述第二连接板能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四贴板贴合第一贴板的内侧面、并抵接第一内延板的表面,第五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七贴板和第八贴板,所述第七贴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一端部,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第八贴板的端部,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金属瓦;

12、所述第三连接板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七贴板与第一贴板的内侧面贴合,第四连接板与第一内延板的表面接触,第八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13、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瓦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光伏瓦的左右边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金属瓦的左右边缘;相邻的光伏瓦的第一连接件的开口与相邻的金属瓦的第二连接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15、优选地,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还包括设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下方的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位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的至少一个阻水凸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不仅结构简单,且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扣接,即可提高其防水效果,无需在屋面上安装用于铺设光伏瓦或光伏组件的龙骨支撑系统,也不会增加原有屋面的承重压力;再通过至少两个左右定位部的配合,能有效防止连接后的光伏瓦与金属瓦发生左右横移,以确保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连接和防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通过至少一个上下定位部的配合,当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上时,能使相同模数的金属瓦与光伏瓦连接后不出现高低落差,故而能有效避免因雨水大量聚集在高度小的瓦上而导致高度小的瓦防水压力大的现象,均匀分散横向防水压力,提高屋面整体的防水效果,还能有效避免如坠物的安装隐患,并能提高屋面整体的美观性能。因此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所述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扣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一表面的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第三贴板,所述第二贴板设于第一贴板与第三贴板之间,且第一贴板连接光伏瓦,而第三贴板远离光伏瓦,所述第一贴板的内侧还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贴板的端部还连有朝第二贴板侧横向延伸的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倒山字型或正山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且连接金属瓦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二连接板的第四贴板和第五贴板,第四贴板远离金属瓦,而第五贴板设于第四贴板与金属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七贴板和第八贴板,所述第七贴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一端部,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第八贴板的端部,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金属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瓦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光伏瓦的左右边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金属瓦的左右边缘;相邻的光伏瓦的第一连接件的开口与相邻的金属瓦的第二连接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下方的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位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的至少一个阻水凸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屋面建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相贴合的左右定位部,且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相抵接的上下定位部。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无需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防水效果好,也不会增加屋面的承重压力,且能使连接后的光伏瓦与金属瓦之间基本无高度落差,更美观、安全,结构更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肯绿色(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