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870发布日期:2023-05-28 01:5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灌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灌浆搅拌,具体涉及一种灌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1、灌浆作业是水利工程施工时必不可少的操作,灌浆操作时用高压灌浆机将调配好的浆液灌入地基孔隙、裂缝等,是一种用作充填、防渗或加固处理的作业方式。

2、灌浆前首先需要制备浆液,目前浆液的制造方式是采用搅拌装置将水、水泥和其它物质按比例混合搅拌一段时间,使其混合均匀。现在技术中灌浆设备制浆完成后直接输送到高压灌浆机,当一次需要的灌浆量较大时,单次制浆无法生产足够的浆液,需要多次制浆,浆液搅拌混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浆液使用完后,需要重新制浆,无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等待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浆搅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灌浆设备当一次需要的灌浆量较大时,单次制浆无法生产足够的浆液,需要多次制浆,浆液搅拌混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浆液使用完后,需要重新制浆,无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等待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灌浆搅拌装置,包括:

3、架体;

4、储浆桶,设于所述架体;

5、第一搅拌机构,设于所述储浆桶;

6、灌浆泵,设于所述架体,所述灌浆泵的吸料口与所述储浆桶连通,出料口与灌浆管连通;

7、制浆桶,设于所述储浆桶上方,所述制浆桶底部开设有浆液出口,所述浆液出口设有开关阀,所述制浆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8、第二搅拌机构,设于所述制浆桶;以及

9、落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料口的筛板,以及驱动所述筛板上下振动的振动驱动单元,所述筛板邻近所述制浆桶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架体底部设有移动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

12、第一转轴,沿上下方向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储浆桶内;

13、多个第一搅拌杆,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搅拌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储浆桶的径向延伸;以及

14、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储浆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刮板,所述刮板沿所述储浆桶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储浆桶的内壁抵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刮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储浆桶的内壁抵接。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浆桶顶部边缘沿自身周向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制浆桶底部边缘沿自身周向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杆。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

19、第二转轴,沿上下方向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制浆桶内;

20、多个第二搅拌杆,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制浆桶的径向延伸;以及

21、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制浆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搅拌机构还包括:

23、螺旋升料筒,所述螺旋升料筒竖向设于所述制浆桶中心位置,所述螺旋升料筒具有上下贯通的送料通道,所述螺旋升料筒的侧壁开设有弧形的避让槽,所述第二搅拌杆穿设于所述避让槽;以及

24、送料螺旋,所述送料螺旋转动设于送料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连接,所述送料螺旋转动时能自下至上输送物料。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振动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筛板下方的凸轮,以及驱动所述凸轮旋转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凸轮轮缘与所述筛板抵接。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浆搅拌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浆搅拌装置包括架体、储浆桶、第一搅拌机构、灌浆泵、制浆桶、第二搅拌机构和落料机构。使用时,向制浆桶内加水,然后将水泥倒到筛板上,通过振动驱动单元驱动筛板上下振动,使水泥颗粒均匀落入制浆桶内,并在第二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与水混合为浆液。制备完成的浆液通过浆液出口进入储浆桶内储存,第一搅拌机构对储浆桶内的浆液持续搅动,实现动态储浆,避免浆液长时间静置析水、凝块。

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制浆桶和与灌浆泵连通的储浆桶,制浆和灌浆能够同步进行,从而实现边制浆边灌浆,保证灌浆工作的连续性,缩短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底部设有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刮板,所述刮板沿所述储浆桶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储浆桶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刮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储浆桶的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浆桶顶部边缘沿自身周向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制浆桶底部边缘沿自身周向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筛板下方的凸轮,以及驱动所述凸轮旋转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凸轮轮缘与所述筛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浆搅拌装置,包括架体、储浆桶、第一搅拌机构、灌浆泵、制浆桶、第二搅拌机构和落料机构。其中,储浆桶设于架体;第一搅拌机构设于储浆桶;灌浆泵设于架体,灌浆泵的吸料口与储浆桶连通,出料口与灌浆管连通;制浆桶设于储浆桶上方,制浆桶底部开设有浆液出口,浆液出口设有开关阀,制浆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第二搅拌机构设于制浆桶;落料机构包括设于进料口的筛板,以及驱动筛板上下移动的振动驱动单元,筛板邻近制浆桶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本技术通过设置制浆桶和与灌浆泵连通的储浆桶,制浆和灌浆能够同步进行,从而实现边制浆边灌浆,保证灌浆工作的连续性,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韶辉,陈虎,刘永军,刘德成,王亚景,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