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0303发布日期:2023-07-18 18: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主要是指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后浇带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者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2、现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部位多采用单独支撑架体进行搭设,达到相应规范条件后方可拆除相应架体,此种做法占据着大量模板、木方、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且由于后浇带部位容易遇水,长时间放置容易出现模板、木方等老化,甚至腐烂等,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能够有效降低传统技术中悬臂构件支撑加固体系中施工资源的耗费,支撑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两端分别设有上锚板和下锚板,下锚板通过调平组件设置在地面上,上锚板通过预埋螺栓与悬挑构件连接;

4、调平组件包括调平螺杆,下锚板上开设有与调平螺杆对应的调平洞口,调平螺杆穿设在对应的调平洞口内,调平螺杆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下锚板两侧的调平螺母。

5、进一步的,所述调平螺母的覆盖面积大于调平洞口的面积,调平螺杆上套设有两个覆盖面积大于调平螺母的调平垫片,两个调平垫片位于两个所述调平螺母之间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下锚板的上下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调平组件在所述下锚板上设有至少三组,所述调平组件在下锚板上沿下锚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均匀分布。

7、进一步的,当下锚板下方的调平螺母将下锚板调至水平状态时,在地面与下锚板之间搭建柱墩模板,并向柱墩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柱墩。

8、进一步的,所述柱墩的浇筑高度不高于所述下锚板的板底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预埋螺栓埋设或焊接在所述悬挑构件底部,所述上锚板上开设有与预埋螺栓相对应的加固洞口,预埋螺栓远离悬挑构件的一端插入对应的加固洞口,预埋螺栓上设有抵紧在上锚板上表面的抵紧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抵紧件为螺纹连接在所述预埋螺栓上的抵紧螺母,抵紧螺母位于上锚板上方,抵紧螺母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加固洞口的面积。

11、进一步的,所述抵紧螺母与所述上锚板之间设有套设在预埋螺栓上的支撑垫片,支撑垫片的覆盖面积大于抵紧螺母的覆盖面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脚手架支撑方式,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极大降低了各种模板、木方、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了由于后浇带部位水汽重而导致模板、木方、钢管、扣件的损坏的可能性,成本更低,经济型更好;

13、调平组件内、下锚板下方的调平螺母能够对下锚板进行调平,进而实现支撑柱在地面上的竖直设置;在下锚板下方浇筑的柱墩能够对支撑柱实现在地面上的固定;预埋螺栓上的抵紧螺母能够使支撑柱紧固在悬挑构件和地面之间,进而实现支撑柱对悬挑构件的竖向支撑,能够实现对传统的满堂脚手架的替代;

14、调平垫片能够防止下锚板下方的调平螺母进入调平洞口,保证对下锚板的正常调平,与调平螺母、下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相比,调平垫片与下锚板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对下锚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15、支撑垫片与上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通过支撑垫片,抵紧螺母对上锚板能够起到更好的紧固作用,进而使得支撑柱对悬挑构件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两端分别设有上锚板(11)和下锚板(12),下锚板(12)通过调平组件设置在地面上,上锚板(11)通过预埋螺栓(4)与悬挑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螺母(22)的覆盖面积大于调平洞口(121)的面积,调平螺杆(21)上套设有两个覆盖面积大于调平螺母(22)的调平垫片(5),两个调平垫片(5)位于两个所述调平螺母(22)之间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下锚板(12)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组件在所述下锚板(12)上设有至少三组,所述调平组件在下锚板(12)上沿以下锚板(12)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下锚板(12)下方的调平螺母(22)将下锚板(12)调至水平状态时,在地面与下锚板(12)之间搭建柱墩(3)模板,并向柱墩(3)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柱墩(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墩(3)的浇筑高度不高于所述下锚板(12)的板底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4)埋设或焊接在所述悬挑构件底部,所述上锚板(11)上开设有与预埋螺栓(4)相对应的加固洞口(111),预埋螺栓(4)远离悬挑构件的一端插入对应的加固洞口(111),预埋螺栓(4)上设有抵紧在上锚板(11)上表面的抵紧件(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41)为螺纹连接在所述预埋螺栓(4)上的抵紧螺母,抵紧螺母位于上锚板(11)上方,抵紧螺母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加固洞口(111)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螺母与所述上锚板(11)之间设有套设在预埋螺栓(4)上的支撑垫片(6),支撑垫片(6)的覆盖面积大于加固洞口(111)的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主要是指一种悬挑构件支撑加固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两端分别设有上锚板和下锚板,下锚板通过调平组件设置在地面上,上锚板通过预埋螺栓与悬挑构件连接;调平组件包括调平螺杆,下锚板上开设有与调平螺杆对应的调平洞口,调平螺杆穿设在对应的调平洞口内,调平螺杆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下锚板两侧的调平螺母。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传统技术中悬臂构件支撑加固体系中施工资源的耗费,支撑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王上新,吴効帅,黄斌,张超,麦家家,庄鸣远,王宾友,郑皓,石长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