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7302发布日期:2023-05-25 03:4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智能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电脑、网际网络、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期能够提升使用者的居住品质,市面上常见的智能型建筑管理系统系强调各个独立的子系统(例如门禁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之间的整合性,并且借由友善的图形化界面来提供整合后的信息,并且提供使用者进行连动控制的功能(例如于回家时同时启动照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铺设大量的通讯线缆用于各个智能系统的工作,传统的方式是在墙面和地面开槽,较为繁琐。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以解决现在的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铺设大量通讯线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两块第一翼缘板,两块所述第一翼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所述第一横梁一侧的腹板中部开设有横梁连通孔,且所述横梁连通孔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件安装孔,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的第一翼缘板中部开设有梁柱连通孔,且所述梁柱连通孔四角均开设有第一梁柱安装孔,所述第一翼缘板中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横梁安装孔。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块第一翼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空腔,便于安装通讯线缆,通过横梁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方管内部的空腔连通,便于通讯线缆的穿过,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孔的设置,便于横梁连接件的固定安装,通过梁柱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梁柱主体内部的空腔连通,便于通讯线缆的穿过,通过第一梁柱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横梁固定安装在梁柱顶部,通过第一横梁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进行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包括两块第二翼缘板,所述两块第二翼缘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方管,所述方管长度大于第二翼缘板,所述方管两端超出第二翼缘板,且所述方管两端超出部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横梁安装孔,所述方管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件安装孔。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方管的设置,便于通讯线缆穿过方管内部的空腔,通过第二横梁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固定安装,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固定安装横梁连接件。

7、进一步的,所述梁柱包括梁柱主体,所述梁柱主体两端固定连接有梁柱安装座,所述梁柱主体四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顶部和底部均与梁柱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梁柱安装座远离加强筋的一端四角均开设有第二梁柱安装孔,所述梁柱安装座开设有第二梁柱安装孔的一端一侧中部开有第三横梁安装孔。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梁柱主体的整体强度,增加装置的耐用性,通过第二梁柱安装孔的设置,便于第一横梁与梁柱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三横梁安装孔的设置,便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梁柱的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横梁连接件为l型结构件,且所述横梁连接件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横梁连接件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便于将横梁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上,有利于增加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连接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均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均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有利于提高装置整体的强度。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工人对装置进行安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通过两块第一翼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空腔,便于安装通讯线缆,通过横梁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方管内部的空腔连通,便于通讯线缆的穿过,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孔的设置,便于横梁连接件的固定安装,通过梁柱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梁柱主体内部的空腔连通,便于通讯线缆的穿过,通过第一梁柱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横梁固定安装在梁柱顶部,通过第一横梁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进行固定连接,该装置组成的房屋框架内部可穿插通讯线缆,使智能建筑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不需要对地面或者墙面开槽来埋设通讯线缆,使建筑的设计可以更简洁灵活。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101)、第二横梁(102)、梁柱(103)和横梁连接件(104),所述第一横梁(101)包括两块第一翼缘板(10101),两块所述第一翼缘板(101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10102),所述第一横梁(101)一侧的腹板(10102)中部开设有横梁连通孔(10103),且所述横梁连通孔(10103)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件安装孔(10107),所述第一横梁(101)底部的第一翼缘板(10101)中部开设有梁柱连通孔(10104),且所述梁柱连通孔(10104)四角均开设有第一梁柱安装孔(10105),所述第一翼缘板(10101)中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横梁安装孔(101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02)包括两块第二翼缘板(10201),所述两块第二翼缘板(10201)之间固定安装有方管(10202),所述方管(10202)长度大于第二翼缘板(10201),所述方管(10202)两端超出第二翼缘板(10201),且所述方管(10202)两端超出部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横梁安装孔(10203),所述方管(10202)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件安装孔(102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103)包括梁柱主体(10301),所述梁柱主体(10301)两端固定连接有梁柱安装座(10302),所述梁柱主体(10301)四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0303),且所述加强筋(10303)顶部和底部均与梁柱安装座(10302)固定连接,所述梁柱安装座(10302)远离加强筋(10303)的一端四角均开设有第二梁柱安装孔(10304),所述梁柱安装座(10302)开设有第二梁柱安装孔(10304)的一端一侧中部开有第三横梁安装孔(103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件(104)为l型结构件,且所述横梁连接件(104)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01)、第二横梁(102)、梁柱(103)和横梁连接件(104)均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01)、第二横梁(102)、梁柱(103)和横梁连接件(104)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专用型高强度组件,涉及智能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梁柱和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两块第一翼缘板,两块所述第一翼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所述第一横梁一侧的腹板中部开设有横梁连通孔,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的第一翼缘板中部开设有梁柱连通孔。本装置,通过两块第一翼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腹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空腔,便于安装通讯线缆,通过横梁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方管内部的空腔连通,通过梁柱连通孔的设置,使两块第一翼缘板和两块腹板围成的空腔与梁柱主体内部的空腔连通,便于通讯线缆的穿过。

技术研发人员:敖鸿斐,王舜,潘灏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