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62847发布日期:2023-07-13 06:1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生产施工作业安全,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各项生产施工作业时,人员、机械较多,一旦人员、机械进入施工作业危险区域,可能造成人身安全事故。通常,在施工作业场地的外侧采用纤维材质隔离警示条带进行隔离,当防护距离长时,采用纤维材质隔离警示条带设置不便,纤维材质拉伸几次就卷曲变形成细绳,且隔离带材质轻,有风时易被吹起影响安全。而一些红外线阻断报警装置通常是固定后不便移动,不便携带,适用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合在各种施工作业场地设置、适合各种天气使用,适合昼夜使用,有效防护距离长,安全防护灵敏度高,且整体体积小,拆卸简单,便于携带。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3、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立杆、第一地插组件、第一壳体、瞄准器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一地插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以支撑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一壳体方位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所述瞄准器和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均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4、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立杆、第二地插组件、第二壳体、红外线接收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二地插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以支撑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第二壳体方位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的上端;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所述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在施工作业场地外侧间隔开地(例如间隔150米距离)布置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时,例如,先将第一地插组件与第一立杆的下端连接,将第二地插组件与第二立杆的下端连接;然后根据施工作业的场地情况,如果地面为水平地面,则可以直接将第一地插组件和第二地插组件搁置在水平地面上,如果地面为不平的石子地面或泥土地面,则可以直接将第一地插组件和第二地插组件插入石子地面或泥土底面中,使得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能够保持稳定竖立;接着通过瞄准器及调节第一壳体或/和第二壳体的方位来使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对准,进而使得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束射到红外线接收器上。待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对准好后,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即可进行安全防护,当有人或机械进入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之间,位于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之间的人或机械就会阻断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光束到达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线线光束,此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及时提醒人员、机械不要进入施工场地,从而有效地起到了生产施工作业安全防护的作用。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转移至其它施工作业场地时,可以方便地将第一地插组件和第二地插组件从地面上移开,携带方便。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适合在各种施工作业场地设置、适合各种天气使用,适合昼夜使用,有效防护距离长,安全防护灵敏度高,且整体体积小,拆卸简单,便于携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插组件包括第一螺杆连接件和三个以上第一地插本体,每个所述第一地插本体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相连而形成l形;每个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螺杆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同轴螺纹连接;

8、所述第二地插组件包括第二螺杆连接件和三个以上第二地插本体,每个所述第二地插本体包括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相连而形成l形;每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螺杆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同轴螺纹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一竖杆的长度彼此不同且下端平齐,所有所述第二竖杆的长度彼此不同且下端平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具有第一尖部,每个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具有第二尖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不同或相同,所有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不同或相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可调;每个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可调。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一万向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万向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立杆的上端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可调,所述第二立杆的长度可调。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瞄准器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光学辅助瞄准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包括语音报警器和闪光报警器。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插组件包括第一螺杆连接件和三个以上第一地插本体,每个所述第一地插本体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相连而形成l形;每个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螺杆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同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竖杆的长度彼此不同且下端平齐,所有所述第二竖杆的长度彼此不同且下端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具有第一尖部,每个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具有第二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不同或相同,所有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不同或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可调;每个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一万向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万向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立杆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可调,所述第二立杆的长度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器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光学辅助瞄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语音报警器和闪光报警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立杆、第一地插组件、第一壳体、瞄准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第一地插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立杆的下端,以支撑第一立杆;第一壳体方位可调地设置在第一立杆的上端;瞄准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均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立杆、第二地插组件、第二壳体、红外线接收器和报警器;第二地插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立杆的下端,以支撑第二立杆;第二壳体方位可调地设置在第二立杆的上端;红外线接收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本技术适合在各种施工作业场地设置、适合各种天气使用,适合昼夜使用,安全防护灵敏度高,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保,苏军,李邦定,刘松,任璞,吴欣然,杨茂磊,莫生,何天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务段
技术研发日:20230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