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7376发布日期:2023-09-20 18: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施工速度更高的追求,目前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具体为在工厂中根据设计制造生产出相应的房屋构件,再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至工地进行装配,从而免去了在工地现场浇注并等待混凝土凝结的时间,提升建筑的建造速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2、目前,在建筑节点的施工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装配式结构。建筑节点一般都是钢制件,用于连接相互垂直的钢梁。施工时,需要将预制的钢制固定件与竖直钢梁的一端固定,再将水平钢梁与钢制固定件固定,而为了施工方便,一般需要将水平钢梁放置在临时支架上进行辅助支撑,待水平钢梁与钢制固定件连接稳定后再拆除临时支架。

3、但是,各个建筑节点的高度有可能存在差异,临时支架的高度也需要对此进行适应性调整。虽然可以采用更换不同高度的临时支架或采用带有伸缩功能的临时支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无疑都会提升建造成本;而且临时支架的重复拆装过程也耗费工时,搬运、安装钢梁的操作步骤也较为繁琐,因此仍有能够进行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能够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提升安装效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包括:

3、装配筒,其包括装配筒本体和固定机构,所述装配筒本体呈筒状并能够套设在钢柱外侧,所述装配筒的侧面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挤压块、丝杆和把手,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挤压块和所述把手,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挤压块位于所述装配筒本体的内侧并用于与钢柱抵接,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装配筒本体的外侧;

4、安装机构,其包括安装圈和安装架,所述安装圈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装配筒外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圈铰接,所述安装架用于与钢梁的端部连接;

5、斜撑机构,其包括固定圈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杆、限位件和支撑块,所述固定圈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装配筒外侧,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至所述固定圈和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与钢梁的侧面连接并提供支撑,所述伸缩杆包括相互套设并滑动连接的外杆和内杆,所述内杆的侧面设有多个沿其形体方向等距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能够穿过所述限位孔以限定所述伸缩杆的长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架环绕所述安装圈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环绕所述固定圈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装配筒还包括挡板,当钢柱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接时,所述挡板设置在两个钢柱之间,所述装配筒设置在两个钢柱的对接处并同时对两者进行固定。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装配筒本体的内壁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于与钢柱表面贴接,缓冲所述装配筒本体与钢柱之间的冲击。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者握持。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呈“c”形并能够让钢梁插入其开口中,所述安装架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使螺栓穿过并将所述安装架与钢梁进行固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具体为销孔,所述限位件具体为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孔以实现对所述伸缩杆的限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具体为螺纹孔,所述限位件具体为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对所述伸缩杆的限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机构位于所述安装机构的下方,所述支撑块能够与钢梁的底面抵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钢梁相适配。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机构固定钢梁的一端,再通过斜撑机构将钢梁顶升至水平并固定,安装过程快捷方便且无需临时支架,提升安装效率的同时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架(220)环绕所述安装圈(210)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3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20)环绕所述固定圈(310)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320)与所述安装架(220)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筒(100)还包括挡板(130),当钢柱(40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接时,所述挡板(130)设置在两个钢柱(400)之间,所述装配筒(100)设置在两个钢柱(400)的对接处并同时对两者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筒本体(110)的内壁设有缓冲层(111),所述缓冲层(111)用于与钢柱(400)表面贴接,缓冲所述装配筒本体(110)与钢柱(400)之间的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者握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0)呈“c”形并能够让钢梁(500)插入其开口中,所述安装架(220)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安装孔(221),所述安装孔(221)用于使螺栓穿过并将所述安装架(220)与钢梁(500)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具体为销孔,所述限位件(322)具体为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孔以实现对所述伸缩杆(321)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具体为螺纹孔,所述限位件(322)具体为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对所述伸缩杆(321)的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机构(300)位于所述安装机构(200)的下方,所述支撑块(323)能够与钢梁(500)的底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23)的上表面设有凹槽(3231),所述凹槽(3231)与钢梁(500)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节点,包括装配筒,其包括装配筒本体和固定机构,装配筒本体呈筒状并能够套设在钢柱外侧,固定机构用于将装配筒本体与钢柱相固定;安装机构,其包括安装圈和安装架,安装圈呈环状并套设在装配筒外侧,安装架与安装圈铰接,安装架用于与钢梁的端部连接;斜撑机构,其包括固定圈和支撑组件,固定圈呈环状并套设在装配筒外侧,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圈和钢梁的侧面,从而对钢梁实现支撑。本技术通过安装机构固定钢梁的一端,再通过斜撑机构将钢梁顶升至水平并固定,安装过程快捷方便且无需临时支架,提升安装效率的同时降低建造成本。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鉴钟,郝旭东,辛倩倩,石艳清,王钰心,王晓斌,丁保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萧钢构(内蒙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