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4436发布日期:2023-06-21 11:3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加工好装配的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安装场地进行装配而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

2、装配式建筑不仅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得到大量应用,在简易建筑、临时建筑上也得到了应用普及。常见的为集装箱房、移动方舱医院等。但是采用集装箱形式进行建筑的装配搭建,不仅需要考虑结构强度、保温效果等因素,若为建筑集群时,如何合理的进行空间利用、如何有效的进行上下层建筑的连接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若为建筑集群,利用蜂窝式的结构会更加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强度和美观程度均会得到提高。

3、但是蜂窝式集装建筑,若采用卡车对单一单元进行运输,不如集装箱建筑方便,在向卡车上进行吊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对蜂窝式集装建筑的侧壁进行磨损和碰撞,进而导致蜂窝建筑质量降低。而若采用运输板材,在现场组装的方式,则需要对板材的安装方式和结构强度进行设计,而这方面属于一种设计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蜂窝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运输困难且拼装强度较差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包括单元板、侧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

4、单元板和侧板的边缘均为倾斜面;

5、单元板为矩形,侧板为六边形;

6、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的倾斜面相接安装为一个蜂窝建筑结构;

7、单元板和侧板组成材料相同,包括固定框、保温层、外板和内板;

8、保温层位于固定框所围空间内;

9、外板固设在固定框一侧,内板固设在固定框另一侧;

10、第一筋板抵接在两个单元板的连接处且与两个单元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

11、第二筋板抵接在单元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且与单元板和侧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蜂窝建筑结构设计为可拼装的结构,通过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相互连接,并用第一筋板将单元板和单元板进行连接固定,用第二筋板将单元板和侧板进行连接固定,进而组成一个蜂窝建筑结构,有效的减少了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固定框配合保温层、外板和内板一同组成单元板和侧板,在节省单元板和侧板的成本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板材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拼装效率和自身质量。

13、可选的,所述内板开设有供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嵌入其中的内嵌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位于对于的内嵌槽内进行安装,有效的对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同时也减少了人与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发生磕碰的概率。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上的螺栓还与固定框螺纹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与固定框通过螺栓进行螺纹固定,通过固定框的结构来提高对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固定强度。

17、可选的,所述固定框为方钢材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采用方钢材料,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自身的重量,使得蜂窝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

19、可选的,蜂窝建筑结构之间进行连接时,单元板相互抵接,通过一个螺栓穿过两个单元板和两个第一筋板后与螺母紧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蜂窝建筑结构进行相互连接时,在第一筋板上用螺栓穿过向抵接的两个单元板后从另一个第一筋板伸出,进而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实现蜂窝建筑之间的安装,即使在放倒时也能够通过六边形结构进行受力支撑,提高了蜂窝建筑之间连接的强度,也提高了蜂窝建筑之间安装连接的效率。

21、可选的,侧板处于竖直状态时,蜂窝建筑结构最底部的单元板上表面设置有立柱,立柱顶部与蜂窝建筑结构最顶部的单元板固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蜂窝建筑结构放倒后,侧板处于竖直状态,若蜂窝建筑结构在顶部进行多层叠放,立柱能够有效的对单元板进行支撑,进而提高蜂窝建筑结构的强度。

23、可选的,单元板内的固定框固设由加固板,加固板对固定框所围空间进行支撑,立柱安装位置与加固板对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的设置有效的固定框进行辅助支撑,同时也为立柱提供支撑点,进而提高蜂窝建筑结构的强度。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单元板和侧板通过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组合成一个蜂窝建筑结构,使得蜂窝建筑结构更加方便运输,也方便在现场进行拆装;

27、单元板和侧板的结构,通过固定框进行总体强度支撑,通过保温层进行填充保暖,内板和外板进行保护,在保证单元板和侧板的强度基础上减少了结构重量;

28、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安装位置与固定框的位置对应,且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框上,有效的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连接强度,且在蜂窝建筑结构进行组合安装时,也能够通过螺栓将第一筋板和相对的两个单元板贯穿后与螺母固定,提高了蜂窝建筑结构的安装和组合安装强度与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板(1)、侧板(2)、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3)开设有供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嵌入其中的内嵌槽(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41)和第二筋板(42)上的螺栓还与固定框(3)螺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为方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蜂窝建筑结构之间进行连接时,单元板(1)相互抵接,通过一个螺栓穿过两个单元板(1)和两个第一筋板(41)后与螺母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板(2)处于竖直状态时,蜂窝建筑结构最底部的单元板(1)上表面设置有立柱(5),立柱(5)顶部与蜂窝建筑结构最顶部的单元板(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元板(1)内的固定框(3)固设由加固板(34),加固板(34)对固定框(3)所围空间进行支撑,立柱(5)安装位置与加固板(34)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蜂窝建筑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单元板、侧板、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单元板和侧板的边缘均为倾斜面;单元板为矩形,侧板为六边形;六个单元板和两个侧板的倾斜面相接安装为一个蜂窝建筑结构;单元板和侧板组成材料相同,包括固定框、保温层、外板和内板;保温层位于固定框所围空间内;外板固设在固定框一侧,内板固设在固定框另一侧;第一筋板抵接在两个单元板的连接处且与两个单元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二筋板抵接在单元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且与单元板和侧板的内板通过螺栓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蜂窝建筑结构运输效率和结构安装强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霄,田彩云,刘杰,刘柏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天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