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部分建筑的墙壁因为设计的原因,墙壁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不是垂直关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墙壁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整,适应性较差。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支撑的角度进行调整,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有底部滑块,所述底部滑块固定安装有底部铰接座,所述底部铰接座铰接有底部转动杆,所述底部转动杆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固定安装有支撑铰接座,所述支撑铰接座铰接有支撑转动杆,所述支撑转动杆与双向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使得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伸入或者伸出底部转动杆或者支撑转动杆,通过调整底部转动杆、双向螺纹杆、支撑转动杆之间的总长度,进而调整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方便为不同的墙壁提供支撑,提高适用性。
4、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底部导向滑槽,所述底板通过底部导向滑槽与底部滑块滑动连接,底部滑块可以沿着底部导向滑槽滑动。
5、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底部滑块分别开设有若干底部固定孔,所述底部固定孔螺纹连接有底部固定螺栓,底部固定螺栓与底部固定孔螺纹连接后可以固定底部滑块的位置。
6、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开设有支撑导向滑槽,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导向滑槽与支撑滑块滑动连接,支撑滑块可以沿着支撑导向滑槽滑动。
7、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和支撑滑块分别开设有若干支撑固定孔,所述支撑固定孔螺纹连接有支撑固定螺栓,支撑固定螺栓与支撑固定孔螺纹连接后可以固定支撑滑块的位置。
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插杆,将插杆插入土地内,固定底板的位置。
9、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方便抬起底板移动。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使得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伸入或者伸出底部转动杆或者支撑转动杆,通过调整底部转动杆、双向螺纹杆、支撑转动杆之间的总长度,进而调整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方便为不同的墙壁提供支撑,提高适用性,底部滑块可以沿着底部导向滑槽滑动,底部固定螺栓与底部固定孔螺纹连接后可以固定底部滑块的位置,支撑滑块可以沿着支撑导向滑槽滑动,支撑固定螺栓与支撑固定孔螺纹连接后可以固定支撑滑块的位置,将插杆插入土地内,固定底板的位置,通过把手方便抬起底板移动。
12、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1.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有底部滑块(3),所述底部滑块(3)固定安装有底部铰接座(4),所述底部铰接座(4)铰接有底部转动杆(5),所述底部转动杆(5)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所述支撑板(2)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7),所述支撑滑块(7)固定安装有支撑铰接座(8),所述支撑铰接座(8)铰接有支撑转动杆(9),所述支撑转动杆(9)与双向螺纹杆(6)的上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底部导向滑槽(10),所述底板(1)通过底部导向滑槽(10)与底部滑块(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和底部滑块(3)分别开设有若干底部固定孔(11),所述底部固定孔(11)螺纹连接有底部固定螺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面开设有支撑导向滑槽(13),所述支撑板(2)通过支撑导向滑槽(13)与支撑滑块(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面和支撑滑块(7)分别开设有若干支撑固定孔(14),所述支撑固定孔(14)螺纹连接有支撑固定螺栓(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插杆(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