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4337发布日期:2023-10-21 17:5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脚手架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2、其中,满堂脚手架作为脚手架中的一种,又称作满堂红脚手架,是一种搭建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满堂脚手架相对其他脚手架系统密度大,多应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建造过程中,其具体应用特点就是满屋子搭架子。所以满堂脚手架相对于其他的脚手架更加稳固。

3、然而由于满堂脚手架系统中钢管设置的密度大,在建筑结构洞口处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满堂脚手架的搭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横向和纵向的钢管设置过多,造成了建筑结构洞口处施工空间的局限性,从而使得结构洞口下方和结构洞口上方不便于同时施工,进而影响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于结构洞口的上方和结构洞口的下方同时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

4、固定桩,围绕结构洞口固定设置;

5、立柱,设置在结构洞口内;

6、平台架,设置在结构洞口的上方,所述平台架对结构洞口形成覆盖,所述固定桩与所述立柱共同固定支撑所述平台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架对待施工的结构洞口形成覆盖提供了结构洞口上方可施工的区域,同时结构洞口周围的楼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平台架形成了支撑作用,同时利用立柱对平台架进一步加强支撑作用,且由于只有竖向立柱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平台架底部的空间的局限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8、可选的,所述平台架包括外框以及固定在外框内的钢网。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框内固定连接钢网,形成支撑面,通过钢网的铺设使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能够在平台架上行走,以及利用钢网的铺设,形成了承重区域,可以在平台架上搭设其他支撑体系等构件。

10、可选的,所述外框内固定连接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交错连接形成若干节点,所述横梁和纵梁和所述钢网形成若干空间格。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框内固定连接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横梁和纵梁交错连接形成节点,同时横梁和纵梁与钢网构成单元格,在平台架上形成了若干空间格和节点,由于空间格将结构洞口网格化处理使得施工时的操作更为精确。

12、可选的,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节点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固定连接在横梁和纵梁交错产生的节点上,通过立柱连接节点,对横梁和纵梁同时产生了支撑作用,使立柱的设置更为经济合理。

14、可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平台架中间的节点一一对应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和平台架中间的节点对应连接,有效减少了多余立柱的设置,解放了平台架下部的空间,为工作人员其他的施工操作提供了施工空间。

16、可选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承重柱的上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固定连接在承重柱的上方。使平台架上的荷载通过立柱传递到了承重柱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台架的承载力,也减少了立柱搭设在楼板上从而造成楼板局部应力较大,进而对建筑楼板产生的损坏。

18、可选的,所述立柱等间距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等间距设置立柱使得每个立柱之间的间隔相等,也使得每个立柱受力均匀。

20、可选的,所述平台架和所述立柱呈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梁、纵梁和所述内框呈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钢网和所述外框呈可拆卸式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架、立柱、横梁、纵梁和内框均呈可拆卸式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装置的利用率,以及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平台架对待施工的结构洞口形成覆盖,从而提供了可施工的操作区域,同时立柱对平台架形成了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平台架的稳定性。由于只有竖向立柱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平台架底部和立柱形成的空间的局限性,为工作人员的施工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可以在平台架的上下方同时开展不同工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24、2.通过在外框内横梁和纵梁交错的布置形成平台架的整体,同时由于横梁和纵梁交错设置形成了多个空间格和节点,将平台架整体网格化,并在空间格中安装钢网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平台架上行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结构洞口的施工操作,同时网格化的处理使施工操作更为的精确;

25、3.通过横梁、纵梁、钢网和立柱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装置对不同施工的结构洞口的适应性,同时有利于对局部损坏零件进行更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置的耐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2)包括外框(26)以及固定在外框(26)内的钢网(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6)内固定连接多个横梁(21)和多个纵梁(22),所述横梁(21)和所述纵梁(22)交错连接形成若干节点(24),所述横梁(21)、纵梁(22)和所述钢网(25)形成若干空间格(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节点(2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顶端与所述平台架(2)中间的节点(24)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在承重柱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等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2)和所述立柱(3)呈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梁(21)、纵梁(22)和所述外框(26)呈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钢网(25)和所述外框(26)呈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洞口处用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固定桩、平台架、立柱、横梁、纵梁和钢网。平台架设置在结构洞口的上方,所述平台架对结构洞口形成覆盖;立柱设置在结构洞口内,所述立柱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平台架。本申请通过平台架对待施工的结构洞口形成覆盖,从而提供了可施工的操作区域,同时立柱对平台架起到了支撑作用,加强了平台架的稳定性。由于只有竖向立柱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平台架底部和立柱形成的空间的局限性,为工作人员的施工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可以在平台架的上下方同时开展不同工种的工作,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军,李金和,宋永威,杨光,刘全军,刘敏,依力亚斯·库尔班,冯国俊,杨思远,白纯钢,朱会町,李纪哲,贾涛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