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9226发布日期:2023-07-28 06: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 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公告号cn 215211548 u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设置了电机、安装孔、连接套杆等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富有灵活性,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该装置的状态,用户体验感较好,该装置通过电机实现对脚轮的上升或者下移支撑,使得电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整个建筑撑起,负担太大,容易使得电机发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座和建筑主体,所述底座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旋转块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建筑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建筑主体的外部与底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加强建筑主体的外部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建筑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建筑内部的连接强度。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与顶架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顶盖的连接强度。

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柱的数量为若干,所述安装柱位于支撑垫的一侧,所述支撑垫的底部为硬质橡胶,所述支撑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旋转块、万向轮、液压杆、支撑垫和安装柱,可以在需要移动建筑时,启动液压杆,将建筑整体撑起,进而能够实现对旋转块的旋转,调节万向轮的位置,便于对建筑进行过移动,同时通过设置支撑杆、斜板、顶架、顶盖和加强钢架,能够有效的提高钢结构建筑的交接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建筑主体(9),所述底座(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块(2),所述旋转块(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旋转块(2)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5),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6),所述建筑主体(9)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建筑主体(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架(10),所述顶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9)的外部与底座(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与顶架(10)之间设置有加强钢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6)的数量为若干,所述安装柱(6)位于支撑垫(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5)的底部为硬质橡胶,所述支撑垫(5)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和建筑主体,所述底座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建筑主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本申请通过设置旋转块、万向轮、液压杆、支撑垫和安装柱,可以在需要移动建筑时,启动液压杆,将建筑整体撑起,进而能够实现对旋转块的旋转,调节万向轮的位置,便于对建筑进行过移动,同时通过设置支撑杆、斜板、顶架、顶盖和加强钢架,能够有效的提高钢结构建筑的交接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舒达,李锦彬,王雨平,陈志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闽庆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