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2354发布日期:2023-06-08 14:3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滑模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1、滑模施工阶段,纵向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一般均依靠人工控制,内外两层钢筋的距离一般是用“梯子筋”控制。但是人工控制容易出现误差,且工作量大,纵向钢筋以及保护层厚度都会偏移,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而“梯子筋”容易旋转起不到有效的保护内外两层钢筋距离,导致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削减。

2、授权公告号为cn20197231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定位装置,该用于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主筋和第二定位主筋,所述第一定位主筋和第二定位主筋均呈弧形,其中第一定位主筋的曲率与筒仓内壁的曲率相匹配,第二定位主筋的曲率与筒仓外壁的曲率相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主筋的外弧周向上及所述第二定位主筋的内弧周向上均固连有相同数量的定位箍,所述定位箍为大半园环形,所述定位箍的内径略大于两根竖向钢筋的直径之和。该用于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定位装置,第一定位主筋的曲率与筒仓内壁的曲率相匹配,第二定位主筋的曲率与筒仓外壁的曲率相匹配,第一定位主筋与第二定位主筋之间未设置固定结构,在滑模提升时浇筑的混凝土会挤压横向钢筋,进而使得竖向钢筋以及该用于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定位装置也会受到挤压,而多次挤压后第一定位主筋和第二定位主筋的曲率会发生变化,导致第一定位筋以及第二定位筋各个部分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弯曲第一定位主筋和第二定位主筋,但是第一定位主筋和第二定位主筋多次弯曲后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以解决在滑模提升时,浇筑的混凝土挤压横向钢筋,进而挤压竖向钢筋以及定位钢筋,导致定位钢筋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包括纵向钢筋定位筋以及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所述纵向钢筋定位筋包括内定位筋以及外定位筋,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筋以避免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的间距变化;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竖向钢筋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两根竖向钢筋的直径之和;所述定位环均位于所述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的外侧。

3、进一步的,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的形状均为直形或弧形。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筋与内定位筋或外定位筋垂直。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筋与内定位筋或外定位筋的切线垂直。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为半圆形环,所述通孔为半圆形孔。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包括用于与滑模模板贴合的竖筋以及用于拉动竖筋上下滑动的把手;所述竖筋为圆柱形筋,所述竖筋的直径与所要浇筑的保护层厚度一致。

8、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直行,所述把手与所述竖筋的内角为钝角。

9、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所述竖筋的内角度为135°。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的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筋,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的形状均为直行或弧形,固定筋与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垂直或与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的切线垂直,避免了滑模提升时,浇筑的混凝土挤压横向钢筋,进而挤压竖向钢筋和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避免了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被挤压变形损坏的情况,有效控制内外两层钢筋的间距,保证了混凝土的抗压力。

12、本实用新型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的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的竖筋与把手之间的内角度为135°,便于竖筋滑入滑模模板内侧,同时,消除了滑模提升时,浇筑的混凝土挤压横向钢筋突出到滑模平台卡模的风险,保证了滑模的顺利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包括纵向钢筋定位筋,所述纵向钢筋定位筋包括内定位筋以及外定位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筋以避免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的间距变化;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竖向钢筋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两根竖向钢筋的直径之和;所述定位环均位于所述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的形状均为直形或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与内定位筋或外定位筋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与内定位筋或外定位筋的切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为半圆形环,所述通孔为半圆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包括用于与滑模模板贴合的竖筋以及用于拉动竖筋上下滑动的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形状为直行,所述把手与所述竖筋的内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竖筋的内角度为13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模钢筋定位系统。该滑模钢筋定位系统,包括纵向钢筋定位筋以及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所述纵向钢筋定位筋包括内定位筋以及外定位筋,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筋以避免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之间的间距变化;所述内定位筋与外定位筋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中间开设有用于容纳竖向钢筋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两根竖向钢筋的直径之和;所述定位环均位于所述内定位筋和外定位筋的外侧。该滑模钢筋定位系统的保护层厚度控制主筋的竖筋与把手之间的内角度为135°,便于竖筋滑入滑模模板内侧,同时,消除了滑模提升时,浇筑的混凝土挤压横向钢筋突出到滑模平台卡模的风险,保证了滑模的顺利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薛振,严森,刘杰,胡绍龙,魏鹏,李奇,李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