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1287发布日期:2023-09-02 10: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防水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


背景技术:

1、在工程领域,为了尽可能多的利用土地资源,增大使用面积,同时不影响整体容积率,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发频繁和重要,而地下室墙体的防水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下室墙体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经检验验收合格,通常要对地下结构进行回填处理,为防止土方回填过程中对已完防水层造成损坏,需要对地下墙体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

2、目前常见防水层保护方式,是采取聚苯板、挤塑板等轻质软性板体材料,通过水泥砂浆与防水层粘接在一起。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人工消耗高,材料成本高,且易脱落,维护成本高,施工质量控制难度高;而且施工过程中多存在登高作业,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以解决现有防水保护层成本高、易脱落以及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包括保护板、固定件以及绳索,所述保护板有若干列,每一列中的保护板上下依次排列,且在每个保护板上都开设有穿绳孔,在每一列保护板的穿绳孔上穿接有绳索,在所述绳索的下端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墙体下部土层中,所述绳索上端张紧并固定,使所述保护板紧贴墙体的防水层。

3、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在每个所述保护板上开设有至少一列穿绳孔。

4、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保护板上,一列穿绳孔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保护板的上下两端。

5、优选地,所述穿绳孔为斜孔,且所述穿绳孔的外端口向其邻近的保护板边缘方向倾斜。

6、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所述固定件为钢筋或木楔。

7、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所述保护板为聚苯板或挤塑板。

8、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墙体防水层的保护,使用绳索固定保护层从而取代原有的通过水泥砂浆将保护层粘接在防水层上。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进行保护层的铺设,经过放样确定保护板的位置,若干列保护板依次排列将墙体防水层完全覆盖,每一列保护板上穿接有绳索,绳索下端的固定件埋入墙体下部的土层中,且固定件靠近墙体设置,将绳索的上端张紧并固定,使保护板紧密贴靠在防水层上,然后进行土方的回填。

9、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防水层的保护,整个过程不再使用水泥砂浆,节省原材料;施工工艺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施工完成后,保护层不易脱落,大大减少后期维护费用;作业时,无需搭设架体进行登高作业,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板、固定件以及绳索,所述保护板有若干列,每一列中的保护板上下依次排列,且在每个保护板上都开设有穿绳孔,在每一列保护板的穿绳孔上穿接有绳索,在所述绳索的下端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墙体下部土层中,所述绳索上端张紧并固定,使所述保护板紧贴墙体的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保护板上开设有至少一列穿绳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保护板上,一列穿绳孔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保护板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绳孔为斜孔,且所述穿绳孔的外端口向其邻近的保护板边缘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钢筋或木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为聚苯板或挤塑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墙体防水保护层,其结构包括保护板、固定件以及绳索,所述保护板有若干列,每一列中的保护板上下依次排列,且在每个保护板上都开设有穿绳孔,在每一列保护板的穿绳孔上穿接有绳索,在所述绳索的下端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墙体下部土层中,所述绳索上端张紧并固定,使所述保护板紧贴墙体的防水层。采用本技术进行防水层的保护,整个过程不再使用水泥砂浆,节省原材料;施工工艺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施工完成后,保护层不易脱落,大大减少后期维护费用;作业时,无需搭设架体进行登高作业,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范凯华,马兆祥,王国辉,沙国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