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支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加腋梁是杆件近端部的横截面高度按直线或曲线向端头逐渐增大的变截面梁,在建筑施工中常用于提升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由于加腋梁的端部为变截面结构,加腋梁的侧模板在支设时呈倾斜状态,不能通过常规的竖向支撑或横向支撑进行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因此,常常出现加腋梁侧模板无法加固的情况。
2、目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方式为在侧模板的外侧设置斜向支撑,操作难度较高,支撑不稳定,存在涨模的风险。同时,由于不同位置的加腋梁侧模板倾斜角度不同,需要配置不同角度的斜向支撑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加腋梁侧模板,通用性差,施工成本较高,且周转使用较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斜向支撑对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不稳定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斜向支撑对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不稳定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对拉螺杆、锁紧螺母、调节螺杆和固定板;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上均形成有第一贯穿孔,固定板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孔贯穿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并通过第二贯穿孔贯穿一对固定板,使一对固定板设置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的外部;一对锁紧螺母分别匹配旋接在对拉螺杆的两端,使一对固定板抵紧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外壁上;一对固定板上均形成有螺栓孔,一对调节螺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孔匹配旋接并贯穿固定板,一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分别顶紧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外壁上。
4、所述的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柔性端头,使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端头抵压在加腋梁的侧模板上。
5、所述的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垫片,垫片通过锁紧螺母压紧在固定板的外侧面上。
6、所述的对拉螺栓和调节螺杆贯穿固定板的端部长度不小于2cm。
7、所述的对拉螺杆和调节螺栓垂直于固定板设置,对拉螺杆和调节螺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8、若干组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沿竖向和横向间隔设置在加腋梁的侧模板上。
9、所述的调节螺栓的一端形成有凸缘。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对拉螺杆、固定板和调节螺杆,固定板通过对拉螺杆经锁紧螺母压紧在加腋梁侧模板,起到第一重加固的作用,调节螺杆安装在固定板上并抵紧加腋梁侧模板,起到第二重加固的作用,可对倾斜的加腋梁侧模板起到两点压紧加固的作用,并通过加固装置在多个加固点位的安装实现加腋梁侧模板的可靠支顶加固作用。
12、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调节螺杆,能利用螺纹旋动调节,使柔性端头顶紧在倾斜的加腋梁侧模板上,调节灵活、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加腋梁侧模板,提高加固装置的通用性和周转使用率,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13、3、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螺纹旋动实现安装和调节,拆装方便、快捷,调节精度高,适应性和实用性强,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加腋梁侧模板的安装效率。
1.一种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对拉螺杆(1)、锁紧螺母(2)、调节螺杆(3)和固定板(4);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6)上均形成有第一贯穿孔,固定板(4)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对拉螺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孔贯穿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6),并通过第二贯穿孔贯穿一对固定板(4),使一对固定板(4)设置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6)的外部;一对锁紧螺母(2)分别匹配旋接在对拉螺杆(1)的两端,使一对固定板(4)抵紧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6)外壁上;一对固定板(4)上均形成有螺栓孔,一对调节螺杆(3)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孔匹配旋接并贯穿固定板(4),一对调节螺杆(3)的另一端分别顶紧在加腋梁两侧的侧模板(6)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杆(3)的另一端形成有柔性端头(301),使调节螺杆(3)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端头(301)抵压在加腋梁的侧模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对拉螺杆(1)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垫片(5),垫片(5)通过锁紧螺母(2)压紧在固定板(4)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对拉螺杆(1)和调节螺杆(3)贯穿固定板(4)的端部长度不小于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对拉螺杆(1)和调节螺杆(3)垂直于固定板(4)设置,对拉螺杆(1)和调节螺杆(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若干组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沿竖向和横向间隔设置在加腋梁的侧模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腋梁侧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杆(3)的一端形成有凸缘(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