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2446发布日期:2023-07-20 13:4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支撑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1、剪力墙又叫结构墙体,是房屋或构筑物中重要承受风荷载,在受力时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可以防止结构剪切破坏,一般剪力墙的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和钢模板组成钢筋混凝土墙。

2、专利cn2022227928557.4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支撑工具,包括用于支撑剪力墙内两侧模板的内支撑管及至少一用于对内支撑管和剪力墙内模板进行分隔并增大两者间受力面积的弹性垫圈,在内支撑管内设置有用于拉结剪力墙的对拉螺杆,弹性垫圈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在内支撑管的端部,弹性垫圈的另一端与剪力墙内模板抵接,对拉螺杆与剪力墙两侧外壁抵接,该装置具有可有效控制剪力墙厚度及面层平整度以提高施工质量的优点。

3、在结构墙体的预制开洞中,需要用到支撑架对墙体开洞处进行支撑,保证结构墙体的稳定性,同时支撑架不能根据结构墙体长度及开洞的数量变化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包括两组呈矩阵分布设置的四个立杆,两组所述立杆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第二承重板卡接固定,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第二承重板的顶部左右端的边缘处焊接固定有四个带孔凸耳,每侧的两个所述带孔凸耳之间呈前后对称设置,每侧的所述带孔凸耳与其同侧的所述立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杆杆体上的卡套和卡接在所述带孔凸耳通孔内的螺纹杆。

4、作为优选,所述立杆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并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立杆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套的螺纹孔。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均开设有通孔。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块尺寸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凹槽与其同侧的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凸块并通过螺栓从通孔内将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第二承重板进行固定。

7、作为优选,所述卡套的前端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后侧壁与所述立杆的前侧壁相互贴合,所述卡板的后侧壁下方开设有卡槽。

8、作为优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套的前侧水平端中间处卡接配合,且所述卡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末端与所述立杆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的杆体穿入到所述带孔凸耳的通孔内,并通过限位螺母将带孔凸耳前后壁螺纹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剪力墙的支撑架,通过设置的立杆、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带孔凸耳和限位机构,保证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对剪力墙进行支撑,通过在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焊接有带孔凸耳,使得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可以稳定固定在每组的立杆上,并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将立杆与第一承重板或第二承重板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得支撑架的整体具有较强的刚性,保证剪力墙在支撑过程不出现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包括两组呈矩阵分布设置的四个立杆(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立杆(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承重板(2)和第二承重板(3),所述第一承重板(2)与所述第二承重板(3)卡接固定,所述第一承重板(2)与所述第二承重板(3)的顶部左右端的边缘处焊接固定有四个带孔凸耳(4),每侧的两个所述带孔凸耳(4)之间呈前后对称设置,每侧的所述带孔凸耳(4)与其同侧的所述立杆(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杆(1)杆体上的卡套(50)和卡接在所述带孔凸耳(4)通孔内的螺纹杆(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并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立杆(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套(50)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块(20),所述凸块(20)上均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块(20)尺寸相适配的凹槽(30),所述凹槽(30)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承重板(3)的凹槽(30)与其同侧的所述第二承重板(3)的凸块(20)并通过螺栓从通孔内将所述第一承重板(2)与所述第二承重板(3)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50)的前端设有卡板(501),所述卡板(501)的后侧壁与所述立杆(1)的前侧壁相互贴合,所述卡板(501)的后侧壁下方开设有卡槽(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2)与所述卡套(50)的前侧水平端中间处卡接配合,且所述卡板(501)上设有紧固螺栓(503),所述紧固螺栓(503)的末端与所述立杆(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1)的杆体穿入到所述带孔凸耳(4)的通孔内,并通过限位螺母(510)将带孔凸耳(4)前后壁螺纹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支撑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剪力墙的支撑架,包括两组呈矩阵分布设置的四个立杆、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第一承重板与第二承重板的顶部左右端的边缘处焊接固定有四个带孔凸耳,每侧的带孔凸耳与其同侧的立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卡套和螺纹杆;通过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对剪力墙进行支撑,通过在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上焊接有带孔凸耳,使得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可以稳定固定在每组的立杆上,并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将立杆与第一承重板或第二承重板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得支撑架的整体具有较强的刚性,保证剪力墙在支撑过程不出现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雷,李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绣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