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到施工隔离,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1、施工隔离装置是一种用于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挡的塑制壳体障碍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结构,上方有孔以注水或者注沙增重,一般用于市政工程施工,道路交通设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天桥街道路口及临时施工现场等较为常见。现有传统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一般设置有横向的通孔,然后通过横向长杆连接,以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阻挡链或阻挡墙,以达到分隔路面区域的效果,但在传统施工隔离装置虽相互连接但又相互独立,且施工隔离装置应用场合多为应急突发场合或时间紧迫等的状况下,施工隔离装置围挡建立效率仍然低下,无法快速建立有效的隔离链或隔离墙。
2、所以,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施工隔离装置能够保证原有使用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围挡效果,且适用范围广泛,成本较低,便于维护。为此需要探索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稳定、安装与拆卸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施工隔离装置。
3、综上所述,现有的施工隔离装置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使用便利性较差,工作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稳定、安装与拆卸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的隔离装置主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装置主体、止逆阀,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下端固定有嵌套柱,所述嵌套柱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嵌套柱下端开设有导水通槽,所述隔离装置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嵌套通槽,所述嵌套通槽底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止逆阀固定安装,所述止逆阀一侧卡接有密封胶垫,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上端开设有入水口且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密封盖。
4、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上端两侧固定有预埋螺丝孔,扩展其使用范围。
5、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主体正面与背面开设有卡槽。
6、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上端开设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下端开设有第二加强筋,极大的加强了所述隔离装置主体的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
7、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上部开设有椭圆形通槽,在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也可保证其工作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限位台,在弯道等的应用场景下提供辅助作用。
9、与现有的隔离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装置,采用嵌套的连接方式,将隔离装置主体两两嵌套相连,从已连接的任意隔离装置主体入水口注入水源,其他与之相嵌套的施工隔离装置也将被同时统一灌入水源,比传统施工隔离装置逐个加水相比,极大的提升了施工隔离装置的安装便捷性,使得在应急或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建立有效的隔离围挡墙,同时通过止逆阀结构,进一步的提升其施工隔离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无需担心最后一个施工隔离装置水流外渗问题,工作可靠,结构稳定。
1.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装置主体(100)、止逆阀(109),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一侧设置有连接臂(101),所述连接臂(101)下端固定有嵌套柱(102),所述嵌套柱(102)外侧开设有限位槽(104),所述限位槽(104)内活动安装有密封胶圈(105),所述嵌套柱(102)下端开设有导水通槽(103),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另一侧设置有嵌套通槽(106),所述嵌套通槽(106)底端固定有固定块(107),所述固定块(107)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08),所述活动杆(108)与所述止逆阀(109)固定安装,所述止逆阀(109)一侧卡接有密封胶垫(110),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上端开设有入水口(111)且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下端开设有出水口(112),所述入水口(111)与所述出水口(112)上均设置有密封盖(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上端两侧固定有预埋螺丝孔(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正面与背面开设有卡槽(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上端开设有第一加强筋(116),且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下端开设有第二加强筋(1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上部开设有椭圆形通槽(1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主体(100)两侧设置有限位台(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