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瓦、彩钢瓦支撑结构及彩钢瓦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9611发布日期:2023-11-29 22:5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彩钢瓦、彩钢瓦支撑结构及彩钢瓦屋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彩钢瓦、彩钢瓦支撑结构及彩钢瓦屋顶。


背景技术:

1、一般的彩钢瓦屋顶中彩钢瓦与支撑结构的接触面积小,使得在风压力或风吸力作用下应力集中效应明显,对支撑结构的强度要求高,也使得在风载荷往复作用下,彩钢瓦与支撑结构脱离,存在安全隐患。

2、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彩钢瓦、彩钢瓦支撑结构及彩钢瓦屋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彩钢瓦,包括:

2、防风凸条,在彩钢瓦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形成有长腔区,防风凸条包括凸峰以及位于凸峰下方的腰部,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在凸峰与腰部的连接处凸峰的宽度尺寸大于腰部的宽度尺寸,其中,

3、凸峰与腰部通过第一斜板段相连于防风凸条的左侧部,第一斜板段自凸峰向腰部倾斜且与凸峰形成有夹角为第一锐角的左角区,

4、凸峰与腰部通过第二斜板段相连于防风凸条的右侧部,第二斜板段自凸峰向腰部倾斜且与凸峰形成夹角为第二锐角的右角区。

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彩钢瓦通过设置用于与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彩钢瓦支撑结构相适配的防风凸条,在保证彩钢瓦制作成彩钢瓦屋顶时可以很好的承受吸力风压或者压力风压,彩钢瓦与彩钢瓦支撑结构的组装采用卡接方式,方便快捷,无需在彩钢瓦上进行打孔安装,安全可靠,防水性能佳。

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彩钢瓦支撑结构,内置在如本的彩钢瓦的长腔区中,彩钢瓦支撑结构包括:

7、支撑主体,用于支撑防风凸条,支撑主体的顶部与凸峰接触设置,支撑主体的底部与长腔区的底端及彩钢瓦的铺设平面相平齐;

8、卡紧头,包括分设于支撑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包括与第一斜板段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斜边板,第一卡条卡入左角区时第一斜边板平行抵接于第一斜板段,第二卡条包括与第二斜板段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斜边板,第二卡条卡入右角区时,第二斜边板平行抵接于第二斜板段。

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峰包括:

10、顶板部,位于凸峰的顶部,与彩钢瓦的铺设平面相平行;

11、侧板部,设置于顶板部朝向腰部的一侧并与彩钢瓦的铺设平面相垂直,侧板部包括在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且分设于顶板部两端的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第一侧板部与顶板部相对的一侧与第一斜板段连接,第二侧板部与顶板部相对的一侧与第二斜板段连接。

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腰部包括在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直板部和第二直板部,第一直板部和第二直板部均与彩钢瓦的铺设平面相垂直。

1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风凸条还包括:

14、底台,设置于腰部下方,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底台的宽度尺寸大于腰部的宽度尺寸,

15、防风凸条的凸起方向上,底台的宽度尺寸递减。

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底台包括分设于腰部底端左右两侧的第一折板部和第二折板部,第一折板部和第二折板部形成长腔区中外轮廓为的双梯形层叠的子长腔区。

1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风凸条位于彩钢瓦的中部,且防风凸条的凸起方向上,防风凸条的横截轮廓线有对称轴。

1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彩钢瓦支撑结构,其中,支撑主体支撑防风凸条,能有效地抵抗风压力作用,防止风压力在竖向上对于彩钢瓦损害。卡紧头中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可分别卡入本申请第一方面中彩钢瓦的左角区及右角区,且第一斜边板与第一斜板段倾斜角度相同,第二斜边板与第二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也相同,可以采用按压滑入卡接方式将彩钢瓦和彩钢瓦支撑结构进行快速安装。在风吸力作用下,由于第一斜边板与第一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斜边板与第二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一致,当彩钢瓦整体有从两侧向中间向上收缩的趋势时,第一卡条中第一斜边板与第一斜板段抵接,卡住第一斜板段,从而抵抗彩钢瓦受到的风吸力,同理第二卡条中第二斜边板与第二斜板段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斜边板与第二斜板段也抵接,卡住第一斜板段。进一步,第一斜边板和第一斜板段接触面以及第二斜边板和第二斜板段接触面为倾斜平面,接触面积增大,倾斜角度设置有利于结构受力。风压力作用下,彩钢瓦整体除了通过支撑主体的支撑做外用,当彩钢瓦受风压作用时,第一卡条中的第一斜边板对第一斜板段有倾斜下压的作用更牢固地与第一斜板段贴合(同理第二卡条中的第二斜边板对第二斜板段有倾斜下压,可以进一步保证彩钢瓦在风压作用下对彩钢瓦的固定作用,避免彩钢瓦脱离彩钢瓦屋顶。

1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主体包括:

20、底板部,

21、竖板部,与底板部垂直,竖板部包括分别设置于底板部左右两侧且相对间隔的第一竖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第一竖板部的顶端和第二竖板部的顶端之间形成支撑主体的开口。

2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条设置于第一竖板部的顶部左侧,第一卡条与第一竖板部的顶端通通过第一弧边过渡连接,第二卡条设置于第二竖板部的顶部右侧,第二卡条与第二竖板部的顶端通过第二弧边过渡连接。

2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彩钢瓦屋顶,包括:

24、楞条,设置有多个,多个楞条沿纵向间隔排布;

25、彩钢瓦支撑结构,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彩钢瓦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于楞条上,支撑主体与楞条接触设置,

26、彩钢瓦,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彩钢瓦,彩钢瓦铺设于楞条上,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与楞条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彩钢瓦通过防风凸条与彩钢瓦支撑结构两者卡接固定于楞条上。

27、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彩钢瓦屋顶,安装施工简单,成本低,且彩钢瓦屋顶整体抗风性能提升,不易变形破损,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彩钢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彩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包括在所述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直板部和第二直板部,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均与所述彩钢瓦的铺设平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凸条位于所述彩钢瓦的中部,且所述防风凸条的凸起方向上,所述防风凸条的横截轮廓线有对称轴。

5.一种彩钢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置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的所述长腔区中,所述彩钢瓦支撑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钢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底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钢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板部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卡条与所述第一竖板部的顶端通通过第一弧边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板部的顶部右侧,所述第二卡条与所述第二竖板部的顶端通过第二弧边过渡连接。

8.一种彩钢瓦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彩钢瓦、彩钢瓦支撑结构及彩钢瓦屋顶。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彩钢瓦,包括:防风凸条,在彩钢瓦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形成有长腔区,防风凸条包括凸峰以及位于凸峰下方的腰部,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在凸峰与腰部的连接处凸峰的宽度尺寸大于腰部的宽度尺寸,其中,凸峰与腰部通过第一斜板段相连于防风凸条的左侧部,第一斜板段自凸峰向腰部倾斜且与凸峰形成有夹角为第一锐角的左角区,凸峰与腰部通过第二斜板段相连于防风凸条的右侧部,第二斜板段自凸峰向腰部倾斜且与凸峰形成夹角为第二锐角的右角区。本申请彩钢瓦很好的承受风载荷作用,安全可靠,防水性能佳。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骆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晶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