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6180发布日期:2023-08-14 00:3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具体地说是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室内隔墙大多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结构或者砌筑墙体结构。但是这两类隔墙在大型厨房区域使用时,各自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其中,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防火性能及耐水性能较差,并且墙面碰撞损坏;砌筑墙体较厚,容易占用较多空间,并且施工现场污染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既能满足防火、耐水和不易损伤,同时减少墙体厚度,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实用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底部导墙结构和上部墙体结构,所述底部导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导墙8,所述混凝土导墙8一侧为厨房区域,所述混凝土导墙8另一侧为过道区域,所述混凝土导墙8浇筑于建筑原始地面14上,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厨房区域地面15的距离小于混凝土导墙8高出过道区域地面16的距离,所述混凝土导墙8位于厨房侧、过道侧的面上均涂覆有聚氨酯防水层11,位于厨房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表面安装有矮瓷砖踢脚线12,位于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表面安装有高瓷砖踢脚线7,所述高瓷砖踢脚线7上口处加装有不锈钢盖板6,所述混凝土导墙8顶面通过美固钉9安装有墙体底部卡件10,所述上部墙体结构固定于墙体底部卡件10上,所述上部墙体结构包括内置于上部墙体的钢龙骨骨架,所述钢龙骨骨架由钢龙骨13制作成,所述钢龙骨骨架内预埋有电线管4和插座底盒5,所述钢龙骨骨架外封装有石膏板2,所述石膏板2之间填充有防火岩棉3,所述石膏板2外侧包覆有彩钢板1。

3、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纵截面呈凸字型,并通过其凸字型结构与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配合连接,使得上部墙体结构的石膏板2固定于凸起两侧的凹槽内,连接更为紧凑和可靠,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一侧紧靠厨房区域布置,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另一侧与高瓷砖踢脚线7之间预设有横向间隙,以预留防撞空间。

4、进一步地,所述过道区域的彩钢板1底部与高瓷砖踢脚线7之间预留有横向空间,所述横向空间用于避免过道区运输物品时碰撞墙体。

5、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盖板6纵截面呈倒u型,所述不锈钢盖板6的一端与彩钢板1紧密连接,所述不锈钢盖板6的另一端伸至过道区域,并向内翻折后与高瓷砖踢脚线7紧密连接,从而保护内部结构的同时,也便于后期清洁。

6、进一步地,所述厨房区域、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均由地面上翻于混凝土导墙8上,并形成l型,所述厨房区域的地面高于过道区域的地面,位于厨房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的上翻高度矮于位于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的上翻高度,从而有效减少厨房湿区的水渗透到干区。

7、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导墙8上翻的聚氨酯防水层11与厨房区域、过道区域的地面防水层整体连接为一体。

8、进一步地,所述彩钢板1、石膏板2、防火岩棉3、电线管4、插座底盒5和钢龙骨13为一体式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导墙8浇筑于原始地面,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厨房区地面100mm,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过道区地面300mm,进一步减少厨房湿区的水渗透到干区。

10、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导墙高于厨房地面,聚氨酯防水上翻于导墙,从而有效地减少厨房湿区的水渗透到干区;

12、(2)本实用新型墙体为钢龙骨内填防火岩棉,外封石膏板及彩钢板包面,均为不燃材料,用于厨房区防火性能优异;

13、(3)本实用新型墙体外包彩钢板面,用于厨房区耐水性优异,不会发霉及污染,易清理;

14、(4)本实用新型墙体外包彩钢板面,用于厨房区表面坚固,不易损坏;

15、(5)本实用新型墙体仅为100mm厚,比传统砌筑墙体薄很多,增加了空间使用率;

16、(6)本实用新型墙体底部使用瓷砖踢脚线,增加了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也加强了对墙体下部的保护;

17、(7)本实用新型墙体过道区底部留有60mm宽空间,避免过道区运输物品时推车直接碰撞墙体,使之优先碰撞底部300mm高踢脚线,减少了墙体的损耗;

18、(8)本实用新型上部墙体结构可外部整体预制,现场安装时逐块拼装即可,极大地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并且减少了施工污染,降低了施工成本;

19、(9)本实用新型上部墙体结构可依据客户需求,提前预留线管、插座底盒和窗户等,极大地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加快了现场进度;

20、综上,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防火、耐水和不易损伤,同时减少了墙体厚度,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实用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导墙结构和上部墙体结构,所述底部导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导墙(8),所述混凝土导墙(8)一侧为厨房区域,所述混凝土导墙(8)另一侧为过道区域,所述混凝土导墙(8)浇筑于建筑原始地面(14)上,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厨房区域地面(15)的距离小于混凝土导墙(8)高出过道区域地面(16)的距离,所述混凝土导墙(8)位于厨房侧、过道侧的面上均涂覆有聚氨酯防水层(11),位于厨房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表面安装有矮瓷砖踢脚线(12),位于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表面安装有高瓷砖踢脚线(7),所述高瓷砖踢脚线(7)上口处加装有不锈钢盖板(6),所述混凝土导墙(8)顶面通过美固钉(9)安装有墙体底部卡件(10),所述上部墙体结构固定于墙体底部卡件(10)上,所述上部墙体结构包括内置于上部墙体的钢龙骨骨架,所述钢龙骨骨架由钢龙骨(13)制作成,所述钢龙骨骨架内预埋有电线管(4)和插座底盒(5),所述钢龙骨骨架外封装有石膏板(2),所述石膏板(2)之间填充有防火岩棉(3),所述石膏板(2)外侧包覆有彩钢板(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纵截面呈凸字型,并通过其凸字型结构与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配合连接,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一侧紧靠厨房区域布置,所述墙体底部卡件(10)另一侧与高瓷砖踢脚线(7)之间预设有横向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区域的彩钢板(1)底部与高瓷砖踢脚线(7)之间预留有横向空间,所述横向空间用于避免过道区运输物品时碰撞墙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盖板(6)纵截面呈倒u型,所述不锈钢盖板(6)的一端与彩钢板(1)紧密连接,所述不锈钢盖板(6)的另一端伸至过道区域,并向内翻折后与高瓷砖踢脚线(7)紧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区域、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均由地面上翻于混凝土导墙(8)上,并形成l型,所述厨房区域的地面高于过道区域的地面,位于厨房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的上翻高度矮于位于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11)的上翻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导墙(8)上翻的聚氨酯防水层(11)与厨房区域、过道区域的地面防水层整体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1)、石膏板(2)、防火岩棉(3)、电线管(4)、插座底盒(5)和钢龙骨(13)为一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导墙(8)浇筑于原始地面,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厨房区地面100mm,所述混凝土导墙(8)高出过道区地面3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底部导墙结构和上部墙体结构,底部导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导墙,混凝土导墙位于厨房侧、过道侧的面上均涂覆有聚氨酯防水层,位于厨房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表面安装有矮瓷砖踢脚线,位于过道区域的聚氨酯防水层表面安装有高瓷砖踢脚线,高瓷砖踢脚线上口处加装有不锈钢盖板,混凝土导墙顶面安装有墙体底部卡件,上部墙体结构固定于墙体底部卡件上,上部墙体结构包括由钢龙骨制作成的钢龙骨骨架,钢龙骨骨架内预埋有电线管和插座底盒,钢龙骨骨架外封装有石膏板,石膏板之间填充有防火岩棉,石膏板外侧包覆有彩钢板;本技术既能满足防火、耐水和不易损伤,同时减少墙体厚度,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实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飞,杨德慧,叶竹满,袁理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康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