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及其与钢柱的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7668发布日期:2023-10-06 10: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及其与钢柱的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及其与钢柱的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粘滞阻尼器是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或建筑振动及消耗(地震)动能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减震消能结构一般以斜支撑的形式设置在梁柱节点位置,具体设置在梁端与柱顶之间,或者建筑顶板与底板之间,占用原有建筑空间,减小了建筑结构净高,并且由于其梁柱外部结构,是常规建筑支撑结构以外附加的结构,安装后美观性较差,影响了建筑使用功能。消能减震结构(如粘滞阻尼器)通常要分开制作、分开安装,延长了工期。

2、我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2010718871.2,申请日2020.07.23,公开了一种带金属圆棒消能阻尼器的钢结构梁柱连接,其提供的是h型钢梁与h柱的连接节点,钢柱(1)为钢结构;钢柱(1)的内部设置加劲肋(8),加劲肋(8)包括上侧加劲肋(81)、下侧加劲肋(82);钢梁(2)上翼缘通过角钢(4)与钢柱(1)右侧翼缘螺栓连接,节点之间固定连接不可滑动;竖向上,上侧加劲肋(81)的下表面与角钢(4)水平板下表面齐平;钢梁(2)腹板通过腹板连接件(5)连接至钢柱(1)的翼缘上,节点之间滑动连接螺栓孔略大于螺栓外径;钢梁下翼缘上、下侧设置有金属圆棒消能阻尼器(3),金属圆棒消能阻尼器(3)一端与梁加劲肋7螺栓固定,另一端与柱螺栓固定。该方案的阻尼器平行且部分阻尼器隐藏于钢梁内,减少了对建筑空间的占用,但安装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所述钢梁为箱型梁,由上翼缘、下翼缘、左腹板和右腹板组成,所述箱型梁内部固接端板,该端板四周与箱型梁密封连接;端板外侧固接有活塞壳体,该活塞壳体包括筒壁以及筒壁外端的活塞导板;筒壁内端与端板固接,中部与箱型梁之间设有加劲密封板,外端的活塞导板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中安装圆形活塞杆,圆形活塞杆与中心孔密封滑动配合;圆形活塞杆处于活塞壳体内的一端固接活塞头,活塞头与活塞壳体密封滑动配合;活塞壳体内,活塞头的活塞杆侧为第一腔体,远离活塞杆一侧为第二腔体,活塞头上设有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过油孔;加劲密封板至端板之间为第三腔体;活塞壳体上设有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的第二过油孔;各腔体内填充有粘性油;圆形活塞杆处于活塞壳体外的一端固接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销轴孔。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4、本方案将粘滞阻尼机构设置在箱型钢梁的内部且与钢梁同时制作,两结构合并形成新型受力构件,极大的节省了建筑空间,提升了建筑的功能性;粘滞阻尼机构利用箱型梁空间增大了活塞壳体的油容量,在保证阻尼机构阻力的前提下,缩小了活塞壳体长度,减小阻尼器在建筑中的体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梁现场仅需要安装一次,节省了工期。

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6、所述活塞壳体为圆筒形筒壁,圆筒形筒壁内端与端板密封固连,活塞壳体内为圆形腔,活塞头为圆形。

7、所述活塞壳体筒壁包括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和下壁板两侧与箱型梁左腹板、右腹板固接,活塞壳体内为矩形腔,活塞头为矩形;第三腔体包括上壁板上侧和下壁板下侧两部分。

8、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与钢柱的节点结构:钢柱侧面中间固接铰支座,铰支座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长槽孔;所述铰支座与圆形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座通过销轴连接;箱型梁左腹板、右腹板上设有对应于各长槽孔的圆形螺栓孔,连接板延伸至箱型梁腹板外侧,箱型梁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箱型梁端部与钢柱表面之间预留有活动空间。

9、上述方案将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与粘滞阻尼器连接节点合并,相比于梁、柱节点安装后,再安装粘滞阻尼器,施工更方便,降低了节点制作难度和安装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所述钢梁为箱型梁(1),它由上翼缘、下翼缘、左腹板和右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1)内部固接端板(2),该端板(2)四周与箱型梁(1)密封连接;端板(2)外侧固接有活塞壳体(6),该活塞壳体(6)包括筒壁以及筒壁外端的活塞导板(7);筒壁内端与端板(2)固接,筒壁中部与箱型梁(1)之间设有加劲密封板(5),筒壁外端的活塞导板(7)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中安装圆形活塞杆(8),圆形活塞杆(8)与中心孔密封滑动配合;圆形活塞杆(8)处于活塞壳体(6)内的一端固接活塞头(11),活塞头(11)与活塞壳体(6)密封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壳体(6)为圆筒形筒壁,圆筒形筒壁内端与端板(2)密封固连,活塞壳体(6)内为圆形腔,活塞头(11)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壳体(6)筒壁包括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和下壁板两侧与箱型梁(1)左腹板、右腹板固接,从而形成由上、下壁板和左、右腹板围成的矩形腔,活塞头(11)为矩形;第三腔体(4)包括上壁板上侧和下壁板下侧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10)空间是第三腔体(4)空间的0.5倍,第一过油孔(12)是第二过油孔(3)直径的2倍。

5.上述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与钢柱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柱(14)侧面中间固接铰支座(15),铰支座(15)两侧设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上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长槽孔(17);所述铰支座(15)与圆形活塞杆(8)端部的连接座(9)通过销轴连接;箱型梁(1)左腹板、右腹板上设有对应于各长槽孔(17)的圆形螺栓孔,连接板(16)延伸至箱型梁(1)腹板外侧,箱型梁(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6)连接;箱型梁(1)端部与钢柱(14)表面之间预留有活动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箱型梁内部固接端板,端板外侧固接活塞壳体,壳体中安装活塞杆;活塞杆处于壳体内的一端固接活塞头;壳体中部与箱型梁之间设有加劲密封板,加劲密封板至端板之间为第三腔体;活塞壳体上设有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的过油孔;还提供了上述附带粘滞阻尼结构的钢梁与钢柱的节点结构:钢柱侧面中间固接铰支座,圆形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座与铰支座销轴连接;铰支座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长槽孔;箱型梁左、右腹板上对应于各长槽孔设有圆形螺栓孔,长槽孔和圆形螺栓孔中安装螺栓;箱型梁端部与钢柱表面之间预留有活动空间,本方案极大的节省了建筑空间,提升了建筑的功能性,安装快。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涛,胡立黎,赵志山,于增朋,许建民,刘丽新,武昌荣,王洪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萧钢构(河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