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1482发布日期:2023-08-18 15: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


背景技术:

1、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2、中国专利号cn113982139a提及了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处设有用于传动固定作用的二号传动杆,所述连接块通过二号传动杆与主体相连接,通过三号传动杆的设置,三号传动杆通过齿槽传动与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相连接,该设置起到便于将连接块通过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与主体相互连接,减少安装时的繁琐过程,提高安装的效率,通过l形杆的设置,l形杆通过方形块与齿轮轴相连接,该设置通过l形杆传动,带动传动齿轮机构滑动,从而控制传动齿轮机构与传动齿条、一号传动杆的啮合关系,从而便于将连接块下端的主体与一号传动杆脱离啮合,从而将单个主体拆除,便于后期的维修的更换,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3、上述方案通过三号传动杆的设置,三号传动杆通过齿槽传动与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相连接,该设置起到便于将连接块通过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与主体相互连接,减少安装时的繁琐过程,提高安装的效率,但是该装置的连接块使用较多的零部件构成,这导致整个连接块的组成结构较为繁杂,在墙体安装完毕后较长时间后,难以保证各部件的性能,而越多的零部件则故障率越大,不利于后期墙体的拆卸,因此,我们提供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包括: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连接组件,所述节能墙本体一通过连接组件与节能墙本体二连接,所述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的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呈线性分布的预留孔二,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板、弹簧、固定框管、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支撑方管;

3、所述固定框管内部上侧、下侧分别通过弹性件活动安装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所述固定框管上侧、下侧分别通过多个弹簧活动安装有一块抵接板;

4、所述固定框管内部设置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内部活动插接有支撑方管。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节能墙本体一前表面边缘和节能墙本体二前表面边缘分别向后开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预留孔一;

6、每一个所述预留孔一内部均与一个预留孔二内部连通,每一个所述预留孔一内均预埋有圆柱筒管。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一的规格与连接杆二的规格相同,所述连接杆一前侧向后凹陷形成导向槽;

8、所述连接杆一后表面上侧向前开设有螺纹盲孔。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一下端右侧和连接杆二上端右侧分别设置有斜面,所述连接杆下端的斜面与连接杆二上端的斜面构成完整的横置的v形槽;

10、所述固定框管上表面、下表面均向内贯穿形成多个呈线性分布的圆形通孔,每一所述圆形通孔前侧均设置有一个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导线槽滑动连接。

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管前侧内壁中间、后侧内壁中间分别横向设置有一个导向条,每一个所述导向条外侧端向内均设置有一个条形弧槽;

12、所述固定框管内部通过导向条滑动安装有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方管左端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顶起尖块,所述支撑方管右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沉头螺栓与固定框管右端连接。

1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方管前表面中间、后表面中间分别开设有一个滑槽,每一个所述滑槽内均滚动安装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滚珠;

14、所述导向条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滚珠与条形弧槽内壁滚动连接。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前表面边缘设置预留孔一,在连接组件上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分别进入到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的预留孔二内后,通过螺栓将其固定,提升了连接组件与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之间的安装强度,保证节能墙本体一与节能墙本体二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6、连接组件的设置,缩减了零部件结构,配合支撑方管和顶起尖块,能够快速将多个连接杆一、连接杆二顶起,同时只需将支撑方管抽出固定框管,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即退出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上的预留孔二,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且由于零部件的减少,使得结构变得简单,同时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包括:节能墙本体一(1)、节能墙本体二(3)、连接组件(2),所述节能墙本体一(1)通过连接组件(2)与节能墙本体二(3)连接,所述节能墙本体一(1)、节能墙本体二(3)的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呈线性分布的预留孔二(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抵接板(6)、弹簧(7)、固定框管(8)、连接杆一(9)、连接杆二、支撑方管(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墙本体一(1)前表面边缘和节能墙本体二(3)前表面边缘分别向后开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预留孔一(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9)的规格与连接杆二的规格相同,所述连接杆一(9)前侧向后凹陷形成导向槽(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9)下端右侧和连接杆二上端右侧分别设置有斜面(10),所述连接杆下端的斜面(10)与连接杆二上端的斜面(10)构成完整的横置的v形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管(8)前侧内壁中间、后侧内壁中间分别横向设置有一个导向条(12),每一个所述导向条(12)外侧端向内均设置有一个条形弧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管(14)前表面中间、后表面中间分别开设有一个滑槽(15),每一个所述滑槽(15)内均滚动安装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滚珠(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节能墙体,包括: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连接组件,所述节能墙本体一通过连接组件与节能墙本体二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板、弹簧、固定框管、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支撑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连接组件的设置,缩减了零部件结构,配合支撑方管和顶起尖块,能够快速将多个连接杆一、连接杆二顶起,同时只需将支撑方管抽出固定框管,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即退出节能墙本体一、节能墙本体二上的预留孔二,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且由于零部件的减少,使得结构变得简单,同时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路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