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494发布日期:2023-08-14 01:5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背景技术:

1、高层住宅建筑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非结构使用的外墙装饰材料,出现大面积脱落等问题。

2、目前外立面线条的施工实现途径主要分为eps、grc、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但现浇混凝土结构通常存在对于复杂线条无法施工,仅能完成常规的矩形线条或采用定型化模板施工异形线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与两个第二模板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横截面均呈l形。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外立面线条进行施工时,由于外立面线条的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开窗孔相对的两个内壁平齐。随后,工作人员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来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二模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模板对第二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溢出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三模板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平齐,即可对第三模板的位置进行精确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工作人员只需使上模板与第三模板的上表面相互连接,并使下模板与第三模板的底面相互连接,即可使多个模具组成封闭的空腔。最后,工作人员只需向该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复杂线条的施工。

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以及两个第二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的内壁平齐,所述第一模板的底面与开窗孔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位置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侧壁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注入混凝土时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模板以及两个第二模板靠近开窗孔的侧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只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或第二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无需工作人员持续对第一模板施加使其保持稳定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远离开窗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杂物与模具直接接触的概率,从而降低了模具上形成复杂线条的空腔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1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固定片远离开窗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护壳。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保护壳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保护壳抵紧固定片,并使螺栓与第二连接孔相互连接,即可使保持壳保持稳定状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运输模型的过程中模型发生损坏的概率。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均为采用钢以及铝制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钢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325元,采用铝木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075元,但是木模周转次数较低,故选择钢铝模经济效果显著。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外立面线条进行施工时,由于外立面线条的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开窗孔相对的两个内壁平齐。随后,工作人员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来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二模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模板对第二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溢出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三模板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平齐,即可对第三模板的位置进行精确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工作人员只需使上模板与第三模板的上表面相互连接,并使下模板与第三模板的底面相互连接,即可使多个模具组成封闭的空腔。最后,工作人员只需向该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复杂线条的施工;

19、2、本申请中,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位置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0、3、本申请中,提高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注入混凝土时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11),所述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2),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3),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4),所述第三模板(4)与两个第二模板(3)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的上模板(5),所述上模板(5)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3)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的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横截面均呈l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相互靠近的侧壁以及两个第二模板(3)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11)的内壁平齐,所述第一模板(2)的底面与开窗孔(11)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侧壁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以及两个第二模板(3)靠近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片(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片(8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固定片(81)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护壳(9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平窗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与两个第二模板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本申请具有改善现浇混凝土结构无法实现复杂线条施工情况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多宣,刘宇昌,刘飞,梅闪,黄宇昊,胡宇飞,李勇,章跃,周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