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6889发布日期:2023-08-06 02:0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撞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1、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通过防碰撞装置可以对防震缝进行加固。

2、现有的的一些防碰撞装置通常只设有一层防碰撞保护机构,在地震强度过大的情况下,装置容易损坏,使相邻墙体之间挤压,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阻尼器和第一弹簧;

4、所述左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右支撑板之间可转动,且支撑杆在右支撑板上滑动;

5、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上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均滑动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通过第二阻尼器和第五弹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6、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均固定设有缓冲块。

7、进一步的,所述右支撑板上位于两个第一弹簧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均设有连接座两个支撑杆分别与两个连接座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的横板和竖板上均设有若干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的顶端及底端固定设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弹簧及第四弹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外部套设有第五弹簧,第一阻尼器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阻尼器配合第一弹簧以及可转动的支撑杆实现对墙体的第一层防撞保护,再通过设有第二阻尼器配合第五弹簧以及可滑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实现对墙体的第二次层防撞保护,通过设有多层防撞保护,使装置整体的防撞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阻尼器(3)和第一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的上均固定设有缓冲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2)上位于两个第一弹簧(4)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7),两个第一滑槽(7)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弹簧(8),两个第二弹簧(8)的一端固定均设有连接座(9)两个支撑杆(6)分别与两个连接座(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上的横板和竖板上均设有若干第一圆孔(10)和第二圆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13)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内的顶端及底端固定设有第三弹簧(15)和第四弹簧(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15)及第四弹簧(17)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20)的外部套设有第五弹簧(21),第一阻尼器(3)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属于防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阻尼器和第一弹簧,左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右支撑板之间可转动,且支撑杆在右支撑板上滑动。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阻尼器配合第一弹簧以及可转动的支撑杆实现对墙体的第一层防撞保护,再通过设有第二阻尼器配合第五弹簧以及可滑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实现对墙体的第二次层防撞保护,通过设有多层防撞保护,使装置整体的防撞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长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