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的,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
背景技术:
1、一般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预留钢筋扎成的竖梁结构,在后期需要用木板包裹固定后注入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拆除木板,得到梁结构,这一过程费时、费事、费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需要挑选合适的木板,木板尺寸不合适还需要现场加工切割或进行多块木板的拼接。之后的固定也需要工人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方式将木材固定在钢筋上。并且在拆除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粘连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包括:
4、墙体,所述墙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位槽和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和所述第二卡位槽分别自所述墙体的两端向所述墙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卡位槽两侧壁上和第二卡位槽的两侧壁上均连接有卡位锯齿,所述第一卡位槽和所述第二卡位槽内均设有若干卡位凸起。
5、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门的预留门洞。
6、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窗的预留窗洞。
7、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墙体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若干配合凸起,所述墙体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若干配合凹槽,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凸起和另一所述墙体的配合凹槽相配合,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凹槽和另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凸起相配合。
8、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注塑口,其中,至少一所述注塑口和所述第一卡位槽连接,至少一所述注塑口和所述第二卡位槽连接。
9、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注塑口开设于所述墙体的侧面上,所述注塑口开设的方向和所述第一卡位槽开设的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卡位槽卡设的方向相垂直。
10、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注塑口开设于所述墙体的上部。
11、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卡位槽内的若干所述卡位凸起和位于所述第二卡位槽内的若干所述卡位凸起均沿直线方向排布,每两相邻的所述卡位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
12、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中,所述卡位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卡位槽的深度以及所述第二卡位槽的深度。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的具有卡位槽的墙体,预留的钢筋扎成的竖梁结构直接置于卡位槽内,节省了制作木板、用木板固定钢筋以及后续拆除木板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预留注塑口,可以直接通过注塑口向卡位槽内的预留的钢筋扎成的竖梁结构注入混凝土,更加方便。
1.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门的预留门洞。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窗的预留窗洞。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若干配合凸起,所述墙体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若干配合凹槽,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凸起和另一所述墙体的配合凹槽相配合,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凹槽和另一所述墙体的所述配合凸起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注塑口,其中,至少一所述注塑口和所述第一卡位槽连接,至少一所述注塑口和所述第二卡位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开设于所述墙体的侧面上,所述注塑口开设的方向和所述第一卡位槽开设的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卡位槽卡设的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开设于所述墙体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卡位槽内的若干所述卡位凸起和位于所述第二卡位槽内的若干所述卡位凸起均沿直线方向排布,每两相邻的所述卡位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墙简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卡位槽的深度以及所述第二卡位槽的深度。